2021, 48(2):130-133.DOI: 10.16636/j.cnki.jinn.1673-2642.2021.02.006
摘要:目的 探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患者血清淀粉样蛋白A(SSA)、β-淀粉样蛋白(Aβ)的表达变化以及与早期神经功能恶化(END)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6年7月—2018年1月在该院住院及留观的AIS患者203例,根据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分为END组(59例)和非END组(144例)。比较两组患者外周血SAA、Aβ的表达水平,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SAA、Aβ、NIHSS、Alberta卒中早期CT评分(ASPECTS)与END发生的相关性。结果 END组患者外周血SAA、Aβ表达水平高于非END组患者(P<0.05)。END组患者NIHSS评分高于非END组患者(P<0.05);ASPECTS评分低于非END组患者(P<0.05)。AIS患者END程度越严重,外周血SAA、Aβ表达水平越高(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示,外周血SAA、Aβ表达水平升高是AIS患者发生END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外周血SAA、Aβ的表达水平升高,可作为早期神经功能恶化发生和严重程度的辅助预测指标。
2020, 47(3):272-276.DOI: 10.16636/j.cnki.jinn.2020.03.011
摘要:目的 探讨发病6 h内静脉溶栓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发生早期神经功能恶化(END)的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7月至2019年8月该科收治的151例发病6 h内进行静脉溶栓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临床资料,以溶栓后24 h内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较前增加≥4分作为END标准将患者分为恶化组与非恶化组,应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溶栓后END的危险因素。结果 151例患者中恶化组26例,非恶化组125例。恶化组患者的年龄、NIHSS评分、房颤患病率高于非恶化组(P<0.05);发病到静脉溶栓时间(OTT)低于非恶化组(P<0.05);两组患者的TOAST分型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NIHSS评分(OR=1.124,95% CI=1.007~1.254)、房颤(OR=6.425,95% CI=1.230~33.561)、收缩压(OR=1.031,95% CI=1.001~1.063)、冠心病(OR=0.072,95% CI=0.006~0.904)与溶栓后END显著相关(P<0.05)。结论 高NIHSS评分、房颤及高收缩压患者静脉溶栓后发生END风险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