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 51(4):45-51.DOI: 10.16636/j.cnki.jinn.1673-2642.2024.04.008
摘要:目的 分析神经内镜下经鼻蝶窦扩大鞍底入路颅咽管瘤切除术在复杂性颅咽管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行神经内镜下经鼻蝶窦扩大鞍底入路颅咽管瘤切除术治疗的复杂性颅咽管瘤患者48例作为研究组,另择同期接受开颅入路颅咽管瘤切除术治疗的复杂性颅咽管瘤患者48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手术情况、临床缓解率与肿瘤全切率,垂体功能、炎症反应、应激指标,并发症等情况。结果 研究组手术时间、肿瘤切除时间、住院时间更短(P<0.05);研究组全切除率、临床缓解率更高(P<0.05)。术后1个月两组血清促甲状腺激素(TSH)、生长激素(GH)、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总甲状腺素(TT4)水平降低,但研究组高于对照组(均P<0.05)。术后1 d,两组全血中性粒细胞计数与淋巴细胞比值(NLR)、血清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白介素-6(IL-6)、血管紧张素Ⅱ(AngⅡ)、肾上腺素(E)、去甲肾上腺素(NE)水平提高,但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均P<0.05)。至术后1个月,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更低(16.67% vs 45.83%,P<0.05)。对照组复发7例,经手术治疗后,全切4例,次全切2例,部分切除1例;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3例发生尿崩症,1例发生颅内感染。研究组复发8例,经手术治疗后,全切6例,次全切2例;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2例发生尿崩症。结论 神经内镜下经鼻蝶窦扩大鞍底入路颅咽管瘤切除术可提高复杂性颅咽管瘤患者临床缓解率与肿瘤全切率,降低炎症反应、应激指标,改善垂体功能,安全性较高,对复发性颅咽管瘤的治疗效果也良好。国际神经病学神经外科学杂志, 2024, 51(4): 45-51]
2022, 49(2):61-64.DOI: 10.16636/j.cnki.jinn.1673-2642.2022.02.012
摘要:目的 探讨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aSAH)患者术后垂体功能减退情况及其对预后的影响。方法 分析2015年1月—2020年12月在宜春市人民医院治疗的aSAH患者82例。通过检测患者术后血清垂体激素、甲状腺激素、皮质醇、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睾酮和雌二醇,评估其术后垂体功能减退的发生率。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垂体功能减退的影响因素。应用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随访评估患者3个月预后,分析垂体功能减退对患者预后的影响。结果 aSAH患者术后垂体功能减退总体发生率为65.9%(54/82),垂体性腺轴功能减退发生率最高为51.2%。多因素分析显示Hunt-Hess 3级(OR=4.873,P=0.034)和手术夹闭(OR=4.561,P=0.008)是垂体功能减退的危险因素。垂体功能减退并不影响患者3个月预后(P>0.05),在单因素分析中显示垂体肾上腺轴功能减退患者,不良预后发生率为47.1%,高于垂体功能正常患者(P<0.05),将年龄、Hunt-Hess分级、动脉瘤部位和手术方式纳入多因素分析时,垂体肾上腺轴功能减退与患者不良预后并不相关(OR=3.218,P=0.322)。结论 aSAH患者手术干预后垂体功能减退发生率高,Hunt-Hess 3级和手术夹闭是垂体功能减退的危险因素,但术后垂体功能减退并不影响患者3个月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