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 询 高级检索+
共找到相关记录3条
    全 选
    显示方式:|
    • 褪黑素对SD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c-fos表达的影响

      2021, 48(1):63-68.DOI: 10.16636/j.cnki.jinn.1673-2642.2021.01.015

      关键词:脑缺血脑缺血再灌注c-fos褪黑素细胞凋亡大鼠
      摘要 (112)HTML (119)PDF 0.00 Byte (746)收藏

      摘要:目的 探讨褪黑素在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神经保护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 选取45只雄性SD大鼠,分为假手术组(5只)、脑缺血再灌注组(20只)、褪黑素干预组(20只);脑缺血再灌注组和褪黑素干预组根据时间点第6小时、第1天、第3天、第7天分为4个组,每组5只。采用Longa线栓法建立大鼠左侧大脑中动脉栓塞(MCAO)模型,采用HE染色检测脑组织的病理改变,TUNEL染色检测神经细胞的凋亡,免疫组织化学(免疫组化)法及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ting)观察大鼠脑组织内c-fos表达情况。结果 在脑缺血再灌注组的各时间点的HE染色显示,胶质细胞呈现程度不一的增生,神经元出现坏死;褪黑素干预能减轻脑缺血再灌注后胶质细胞增生及神经元的坏死。在TUNEL染色凋亡检测中,脑缺血再灌注组各时间点的神经细胞凋亡升高;褪黑素干预组各时间点的细胞凋亡数低于脑缺血再灌注组(P <0.05)。在免疫组化及蛋白质印迹检测中,脑缺血再灌注组c-fos表达增加,在第1天时达到高峰,之后表达逐步降低;在褪黑素干预组,c-fos表达趋势与缺血再灌注组一致,但表达水平比缺血再灌注组相应时间点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褪黑素能够减轻脑缺血再灌注后神经元的损伤,降低c-fos的表达,表明褪黑素可能通过调控c-fos的表达在脑缺血再灌注中发挥神经保护作用。 [国际神经病学神经外科学杂志, 2021, 48(1): 63-68]

    • Notch信号通路在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恢复期的表达变化

      2018, 45(5):466-470.DOI: 10.16636/j.cnki.jinn.2018.05.006

      关键词:脑缺血再灌注损伤|Notch信号通路|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蛋白免疫印迹|大鼠
      摘要 (77)HTML (0)PDF 981.00 Byte (349)收藏

      摘要:目的 探讨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恢复期Notch信号通路的表达变化。方法 构建SD大鼠大脑中动脉模型(MCAO)。将大鼠分为:对照组(12只),急性期组(24只),恢复期组(24只);急性期组分为3 d和7 d两个亚组,恢复期组分为15d和30d两个亚组。采用RT-PCR和Western blot测定Notch信号分子的mRNA和蛋白的表达变化。结果 与对照组大鼠相比,脑缺血再灌注后第3天Delta-like 1、Delta-like 3、Delta-like 4和Jagged 1的mRNA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5);第30天的表达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Notch 1和Notch 2的mRNA表达水平在脑缺血再灌注后第3天显著升高(P<0.05);第30天,Notch 1(P<0.05)、Notch 2(P<0.05)、Notch 3(P<0.05)和Notch 4(P<0.01)的mRNA表达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脑缺血再灌注后第3天Hes-1(P<0.01)和Hey-1(P<0.05)的表达水平较对照组均明显升高;第30天,Hes-1和Hey-1的表达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NICD1和NICD2在大脑局灶性缺血后第3天半暗带区的表达水平显著上升(P<0.05);第30天的表达水平显著下降(P<0.05)。结论 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恢复期可能通过抑制Notch信号通路的表达,起到神经保护作用。

    • 全反式维甲酸对缺血再灌注大鼠血脑屏障通透性的影响

      2015, 42(3):238-243.

      关键词:全反式维甲酸|脑缺血再灌注|血脑屏障|基质金属蛋白酶-9|大鼠
      摘要 (479)HTML (0)PDF 1.60 K (734)收藏

      摘要:目的 探究全反式维甲酸对缺血再灌注大鼠血脑屏障通透性的影响。方法 将180只健康雄性大鼠完全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缺血再灌注组(I/R)和全反式维甲酸干预组(ATRA),每组60只,使用ZeaLonga法制作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在维甲酸干预(30 mg/kg)后不同时间点(1 d、3 d、7 d)分别通过测定大鼠脑梗死体积、伊文思蓝(EB)含量、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的表达来观察大鼠血脑屏障通透性的变化。结果 缺血再灌注后脑梗死体积及EB含量均在1 d达高峰,之后逐渐下降,1 d及7 d时ATRA组脑梗死体积及EB含量均明显低于I/R组(P<0.05)。MMP-9的表达3 d达高峰,免疫组化法显示3 d和7 d时ATRA组低于I/R组(P<0.05),免疫印迹法显示1 d、3 d、7 d时ATRA组低于I/R组(P<0.05)。结论 全反式维甲酸可以减轻再灌注后血脑屏障的破坏。

    上一页1下一页
    共1页3条记录 跳转到GO

关闭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