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 50(6):19-23.DOI: 10.16636/j.cnki.jinn.1673-2642.2023.06.004
摘要:目的 探讨虚拟现实(VR)技术结合肢体协调辅助装置训练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脑灰质含量、运动功能、认知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2年2月至2023年1月合肥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122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61例)和观察组(61例),其中对照组患者采取肢体协调辅助装置训练,观察组采取VR结合肢体协调辅助装置训练,治疗周期为2个月。对比治疗前后2组患者睁眼1 min轨迹面积、睁眼1 min摆动长度、上下肢运动功能、神经功能、认知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结果 治疗后2组的睁眼1 min轨迹面积、睁眼1 min摆动长度均较治疗前显著减少(P<0.05),且观察组的轨迹面积和摆动长度均小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的上下肢运动评分、脑灰质含量、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评分和日常生活能力均较治疗前显著提高(P<0.05),且观察组的这些指标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神经功能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且观察组的该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VR结合肢体协调辅助装置训练可有效促进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平衡功能的恢复,提高患者肢体运动功能,改善患者神经功能、认知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 [国际神经病学神经外科学杂志, 2023, 50(6): 19-23]
2016, 43(5):422-426.DOI: 10.16636/j.cnki.jinn.2016.05.010
摘要:目的 探讨表面肌电信号对指导脑卒中患者居家远程康复的效果。方法 筛选2014年7月至2015年6月在上海市第五人民医院神经内科住院治疗的脑卒中患者78例,78例患者通过SPSS统计软件按1:1的比例分成两组,分别为表面肌电信号指导进行居家康复的治疗组(39例)与无表面肌电信号指导居家康复的常规组(39例)。采用简化Fugl-Meyer运动功能量表(FMA)评定上肢功能,通过均方根值(RMS)测定肌肉收缩时的收缩强度。结果 康复治疗前,两组患者上肢FMA评分与RM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01)。康复治疗后,两组患者上肢FMA评分与RMS评分均较康复治疗前增加,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康复治疗后,治疗组上肢FMA评分与RMS评分均较常规组增加,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MA:P=0.02;RMS:P=0.018)。结论 康复过程中进行表面肌电信号调整康复方案可增强运动功能康复的效果。
2015, 42(1):92-96.
远程医疗|远程神经病学|远程卒中
摘要:近年发展起来的远程神经病学(teleneurology)作为远程医疗的一部分,指医生和患者在空间上,甚至时间上不同步的情况下,完成神经科医疗行为。本综述主要是介绍远程神经病学研究背景、概念、主要应用的方向、技术设备和远程神经病学应用的利弊进行阐述。
2009(4):338-341.
摘要:癫痫发作,尤其是癫痫持续状态是一种反复或持续的癫痫发作为他正的病理状态,是临床上常见的急症之一。如果临床医生不能及时准确的诊断并正确使用抗癫痫药物、有效的控制发作、预防发作,可能会引起严重的后果。同时为患者、家属及社会带来不必要的的负担与压力。本文就癫痫持续状态的诊断及治疗进行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