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52(1):77-85.DOI: 10.16636/j.cnki.jinn.1673-2642.2025.01.013
摘要:内皮损伤被认为是造成脑小血管病(CSVD)的主要原因,而炎症可导致内皮损伤。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炎症与CSVD的发病及其进展存在关联。血清炎症标志物水平可以直接反映CSVD相关脑卒中的血管内皮损伤程度。然而,目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血清炎症标志物与缺血性CSVD的关系上。该文旨在评估血清炎症标志物与出血性CSVD之间的相关性。研究结果表明,与全身炎症标志物相比,血管/内皮功能障碍相关炎症标志物和氧化应激相关炎症标志物与出血性CSVD之间的关联更密切。炎症因子在缺血性和出血性脑卒中中可能有不同的分布模式。该文扩展了对炎症和CSVD之间关系的了解,并提示不同的CSVD表型间可能有不同的潜在机制。
2024, 51(4):60-64.DOI: 10.16636/j.cnki.jinn.1673-2642.2024.04.010
摘要:脑小血管病(CSVD)是一类影响全脑的血管疾病,其患病率和疾病负担均较高。目前,CSVD的病因和治疗尚缺乏明确的定论。心率变异性(HRV)作为一种非侵入性指标,用于定量评估自主神经功能,反映了自主神经的平衡状态,并与血压控制、炎症反应及物质代谢等方面有着密切的关联。既往有研究发现,HRV的降低可能与CSVD的发生和进展有关,但结论并不一致。该综述旨在总结心率变异性与CSVD的影像学及临床表现的相关研究,进一步探讨其可能的致病机制,以期为CSVD的预防和治疗提供新的方向。 [国际神经病学神经外科学杂志, 2024, 51(4): 60-64]
2019, 46(5):509-514.DOI: 10.16636/j.cnki.jinn.2019.05.008
摘要:目的 探讨低密度脂蛋白受体相关蛋白1(LRP-1)基因C766T位点多态与中国人阿尔茨海默病(AD)发病风险的关系。方法 应用LRP-1、low density lipoprotein receptor related protein 1 gene、阿尔茨海默病等关键词,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Medline、Cochrane图书馆与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disc)4个数据库,对1997年1月至2019年6月公开发表的关于中国人阿尔茨海默病LRP-1基因多态性的病例对照研究进行meta分析。结果 共纳入16项病例对照研究。综合数据分析,CC基因型及C等位基因与中国人AD发病相关,均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中国人携带CC基因型发生AD的风险是携带CT/TT基因型的1.477倍,携带C等位基因发生AD的风险是携带T等位基因的1.669倍。CC基因型及C等位基因与汉族人AD发病亦相关,均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汉族人携带CC基因型发生AD的风险是携带CT/TT基因型的1.711倍,携带C等位基因发生AD的风险是携带T等位基因的2.005倍。结论 LRP-1基因C766T位点多态性与中国人,尤其是汉族人AD发病风险相关,携带CC基因型和C等位基因的个体有更大风险发生AD。
2014, 41(5):427-429.
摘要:目的 探讨可逆性后部白质脑病综合征(RPLS)的临床影像学特点以及病因学.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至2014年间在中南大学湘雅医院神经内科就诊的38例病人临床资料、影像学资料及治疗过程.结果 38例患者中女性23例,男性15例;高血压病史31例,有子痫或子痫前期病史6例;服用免疫抑制剂5例,肿瘤化疗史3例.30例(78.9%)患者首发表现为头痛头晕,此外血压增高、恶心呕吐、视力下降、痫性发作和意识障碍为主要临床表现.磁共振影像表现为大脑后半部对称性稍长T1、长T2信号,FLAIR序列为高信号,DWI低信号,并可发现皮质受累.结论 RPLS是一类预后良好的脑病综合征,病因复杂,目前主要依靠临床表现以及影像学明确诊断.
2013, 40(5-6):418-422.
摘要:目的 评价国内期刊所发表的脑出血领域系统评价/Meta分析的方法学及报告质量,以期了解该领域的研究现状,探索影响质量的原因并提出相关建议。方法 计算机检索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万方医药期刊数据库(WF)、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查找涉及国内脑出血领域的所有系统评价/Meta分析,检索时限自建库至2013年7月20日。由2位评价员分别筛查文献并采用多系统评价评估问卷(AMSTAR)和系统评价及Meta分析优先报告条目(PRISMA)评分量表对纳入文献的方法学与报告质量进行评价。采用Excel 2003软件进行数据统计。结果 共纳入41篇文献,43.9%的文献未被同研究领域的其他研究者引用。AMSTAR平均得分(5.2±1.6)分(满分11分),PRISMA平均得分(15.2±3.7)分(满分27分)。结论 目前国内脑出血领域系统评价/Meta分析文献方法学与报告质量仍较低,建议杂志编辑及系统评价作者按照PRISMA及AMSTAR量表的要求进行评价与撰写。
2012, 39(1):20-24.
摘要:目的 评价弥散张量成像(DTI)对于常规MRI未发现病灶的部分性继发全面性发作癫痫患者的病灶检出能力。方法 使用Siemens 3.0T磁共振成像系统对30例成年继发全面性发作癫痫患者和30例正常对照者进行扫描,得到弥散加权成像,采用基于体素的分析方法对癫痫患者和正常对照组的数据进行分析。结果 癫痫组右侧梭状回和楔前叶、右侧额内侧回和钩回、左侧扣带回、左侧颞下回、左侧小脑扁桃体和左侧中央前回的脑区FA值较正常对照组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癫痫组右侧海马旁回、右侧颞下回、右侧胼胝体、右侧额内侧回、右侧额下回、扣带回、右侧前扣带回、右侧舌回、右侧梭状回和枕中回,左侧颞中回、左侧钩回和左侧中央前回的脑区ADC值较正常对照组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左侧直回的脑区ADC值较正常对照组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 DTI检查可发现常规MRI检查为阴性的部分性继发全面性发作癫痫患者存在的广泛脑白质微结构异常。
2011, 38(2):101-104.
摘要:目的:通过荧光金(FG)逆行示踪观察氯化锂-匹罗卡品致痫模型大鼠慢性自发发作期海马CA1区锥体细胞之间的突触联系变化.方法:SD大鼠20只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癫痫持续状态后60d左右,利用立体定位仪在活体内注射逆行性示踪剂FG至海马CA1区,术后常规喂养5~7d后灌注取材.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下观察FG的分布.结果:7只实验组大鼠中有5只可见有FG标记的锥体细胞,对照组未见.实验组中有2只大鼠在海马下托亦可见有FG标记的锥体细胞,而对照组未见.结论:颞叶癫痫大鼠海马CA1区锥体细胞之间和下托至CA1区有异常兴奋性突触联系,其可能是构成异常兴奋性回路的解剖学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