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年第49卷第2期文章目次
    全 选
    显示方式: |
    • 褪黑素通过抑制NLRP3减轻MPP+诱导的HT22细胞焦亡/炎性损害

      2022, 49(2):1-5. DOI: 10.16636/j.cnki.jinn.1673-2642.2022.02.001

      摘要 (220) HTML (64) PDF 971.52 K (496)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研究褪黑素(MT)预处理抑制NOD样受体热蛋白结构域相关蛋白3(NLRP3)水平,减轻神经细胞焦亡,改善帕金森病症状的作用及分子机制。方法 正常培养的HT22细胞记为空白对照组(Sham组);细胞进行10 mmol/L 1-甲基-4-苯基-吡啶离子(MPP+)处理24 h,制成帕金森病细胞模型后,记为MPP+组;先用5 μmmol/L MT预处理6 h后,再造模后,记为MPP++MT组;各组细胞处理后经培养24 h后取材。采用CCK8检测细胞死亡变化;采用荧光免疫组化法和Western-blotting方法检测NLRP3分布和表达变化;使用标准ELISA试剂盒检测IL-1β和 IL-18表达变化。结果 与Sham组相比,MPP+组神经细胞大量死亡,NLRP3在存活细胞的胞膜和胞浆中高表达,相应的炎症因子IL-1β和IL-18也大量释放,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较于MPP+组,MPP++MT组细胞存活率升高,细胞中NLRP3染色阳性率降低,表达量也降低,相应的IL-1β和IL-18表达量也降低,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T可有效抑制NLRP3表达和炎症因子的释放,减轻神经细胞焦亡,从而减轻MPP+造成的HT22细胞损伤。

      • 0+1
      • 1+1
    • 大脑中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特征及意义

      2022, 49(2):6-10. DOI: 10.16636/j.cnki.jinn.1673-2642.2022.02.002

      摘要 (154) HTML (156) PDF 934.25 K (46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通过高分辨磁共振成像(HR-MRI)技术评估大脑中动脉(MCA)粥样硬化患者的斑块特征与发生缺血性症状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97例HR-MRI检查的MCA粥样硬化M1段狭窄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动脉斑块是否导致缺血性症状的情况分为症状组和无症状组,比较两组的动脉粥样硬化危险因素、管腔狭窄程度、斑块特征。结果 97例患者中症状组62例,无症状组35例。症状组患者管腔重度狭窄比例(66.1%)高于无症状组(3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斑块主要分布于腹壁、上壁(75.3%)及M1段近端(80.4%)。症状组斑块上壁分布比例(43.5%)高于无症状组(2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症状组斑块明显强化比例(61.2%)、斑块负荷(81.2±11.1)均高于无症状组(25.7%,57.2±8.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结论 MCA粥样硬化患者斑块多分布于腹壁、上壁、M1段近端;强化程度、斑块负荷与是否发生缺血性症状具有相关性。

      • 0+1
    • 张家口市气象因素变化与急性脑卒中疾病的相关性研究

      2022, 49(2):11-14. DOI: 10.16636/j.cnki.jinn.1673-2642.2022.02.003

      摘要 (96) HTML (28) PDF 445.22 K (367)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探讨张家口市气象因素变化与急性脑卒中疾病的相关性。方法 收集2018年2月至2020年6月在该院神经内科住院的1 426例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收集患者人口学特征、生活方式、入院时季节及入院时气候信息。根据患者入住医院病因是否为脑卒中将其分为2组,已确诊患有脑卒中疾病者为脑卒中组,其他疾病患者为非脑卒中组。比较2组患者上述各因素,并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判断各因素对脑卒中发病的综合作用。结果 调查的1 426例患者中共有327例(22.92%)为脑卒中患者,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患者年龄增长(OR=1.474,95%CI=1.073~2.025)、有吸烟史(OR=1.493,95%CI=1.033~2.159 )、有饮酒史(OR=1.530,95%CI=1.094~2.139)、秋季(OR=1.418,95%CI=1.006~1.998)、冬季(OR=1.464,95%CI=1.035~2.071)、月平均气温下降(OR=1.486,95%CI=1.016~2.173)、月平均气压升高(OR=1.442,95%CI=1.009~2.060)为脑卒中发病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 张家口市脑卒中患者在秋、冬季节高发,月平均气温下降及月平均气压升高为张家口市脑卒中患者发病的危险因素,另外年龄、吸烟史、饮酒史也与脑卒中的发生密切相关。

    • 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浆高迁移率族蛋白B1/Toll样受体4变化及其与脑梗死体积、神经功能缺损及预后的关系

      2022, 49(2):15-19. DOI: 10.16636/j.cnki.jinn.1673-2642.2022.02.004

      摘要 (90) HTML (44) PDF 579.99 K (331)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观察急性脑梗死(ACI)患者血浆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Toll样受体4(TLR4)变化及其与脑梗死体积、神经功能缺损及预后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7月该院收治的186例ACI患者(研究组)和45例健康人员(对照组)。研究组患者依据脑梗死体积、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及预后情况进行分组。对比各组血浆HMGB1、TLR4水平;Pearson相关性分析其与脑梗死体积、神经功能缺损间的相关性;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其在预后预测中的价值。结果 研究组血浆HMGB1、TLR4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大、中、小梗死组血浆HMGB1、TLR4水平依次递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中、轻度损伤组血浆HMGB1、TLR4水平依次递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预后良好组血浆HMGB1、TLR4水平明显低于预后不良组(P<0.05)。ACI患者的血浆HMGB1、TLR4水平与脑梗死体积、NIHSS评分均呈正相关(P<0.05)。ROC结果显示,HMGB1、TLR4用于ACI患者预后的AUC值分别为0.892、0.870。结论 ACI患者血浆HMGB1、TLR4水平与脑梗死体积、神经功能缺损相关;可用于预测ACI患者的预后。

      • 0+1
    • CTP参数对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近期进展为急性脑梗死的预测价值探讨

      2022, 49(2):20-23. DOI: 10.16636/j.cnki.jinn.1673-2642.2022.02.005

      摘要 (115) HTML (47) PDF 521.09 K (342)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探讨计算机断层扫描灌注成像(CTP)参数对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近期进展为急性脑梗死(ACI)的预测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4月至2020年12月该院收治的176例TIA患者的临床资料,随访3个月,将进展为ACI的25例患者纳入ACI组,未进展为ACI的151例患者纳入非ACI组。对比2组患者基线资料、脑部CTP参数,并分析CTP参数对评估TIA后3个月发生ACI的预测价值。结果 176例TIA患者中,有25例进展为ACI,ACI发生率为14.20%。ACI组与非ACI组在性别、身体质量指数、TIA类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CI组年龄、合并高血压、合并糖尿病、合并高脂血症占比均高于非ACI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脑部CTP参数中,ACI组患者脑血流量(CBF)、脑血容量(CBV)水平低于非ACI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CI组患者平均通过时间(MTT)、最大峰值时间(TTP)水平高于非ACI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BF、CBV、MTT、TTP评估TIA进展为ACI的Cut-off值分别为33.26 mL/(100 g·min)、2.04 mL/100 g、11.33 s、16.08 s;各项指标联合评估TIA进展为ACI的灵敏度为100%;特异度与各项指标单独评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UC均高于各项指标单独评估(P<0.05)。结论 TIA近期进展为ACI过程中CTP参数会发生变化,即CBF、CBV水平下降,MTT、TTP水平升高。CBF、CBV、MTT、TTP及各项指标联合对评估TIA进展为ACI均有一定的预测价值,且各项指标联合对ACI的预测价值更佳。

      • 0+1
    • 青年人群卒中后抑郁与阿替普酶静脉溶栓相关性的临床研究

      2022, 49(2):24-28. DOI: 10.16636/j.cnki.jinn.1673-2642.2022.02.006

      摘要 (109) HTML (47) PDF 456.92 K (41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探讨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是否可以降低青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卒中后抑郁(PSD)的发生率以及青年卒中患者PSD的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10例青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是否使用阿替普酶静脉溶栓分为溶栓组(110例)和非溶栓组(100例)。比较2组患者在发病14 d及发病3个月时PSD的发生率。采用单因素分析及Logistic回归分析青年卒中患者PSD的影响因素。结果 发病14 d时溶栓组和非溶栓组青年卒中患者PSD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988,P<0.05);发病3个月时2组PSD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432,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NIHSS评分、是否静脉溶栓为发病14 d时发生PSD的影响因素;NIHSS评分、社会支持为发病3个月时发生PSD的影响因素。结论 青年卒中患者PSD发生率较高;阿替普酶静脉溶栓可以降低青年卒中患者PSD的发生率。

    • 经颅磁刺激联合艾司西酞普兰对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患者伴焦虑的疗效

      2022, 49(2):29-32. DOI: 10.16636/j.cnki.jinn.1673-2642.2022.02.007

      摘要 (70) HTML (49) PDF 439.91 K (37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观察经颅磁刺激对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PPV)患者伴焦虑的治疗作用。方法 BPPV合并焦虑的患者16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联合组,每组各84例。2组均给予艾司西酞普兰联合倍他司汀治疗,联合组在此基础上给予经颅磁刺激,均治疗4周。于治疗前、后,采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价患者焦虑程度,眩晕障碍量表(DHI)评价眩晕程度。比较2组疗效。结果 治疗后,联合组与对照组的HAMA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联合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的治疗有效率为81%,对照组的治疗有效率为68%,联合组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治疗后,联合组与对照组的DHI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且联合组低于对照组(P<0.05);联合组的有效率为83%,对照组的有效率为66%,联合组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结论 经颅磁刺激联合艾司西酞普兰及倍他司汀能有效改善BPPV患者的焦虑症状,疗效高于艾司西酞普兰联合倍他司汀治疗。

    • 1990年与2016年湖北省人群脑肿瘤疾病负担分析

      2022, 49(2):33-37. DOI: 10.16636/j.cnki.jinn.1673-2642.2022.02.008

      摘要 (91) HTML (66) PDF 540.07 K (286)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分析1990年与2016年湖北省人群归因于脑肿瘤的疾病负担。方法 利用2016年全球疾病负担研究结果,采用标化发病率、标化死亡率、过早死亡损失寿命年(YLL)、伤残损失寿命年(YLD)和伤残调整寿命年(DALY)等指标,对湖北省人群脑肿瘤的疾病负担情况进行描述,并通过计算1990年与2016年相应指标的变化幅度,分析湖北省脑肿瘤疾病负担的变化情况。结果 湖北省人群脑肿瘤的标化发病率从1990年的5.16/10万增至2016年的10.25/10万,增加98.64%。标化死亡率从1990年的5.48/10万减至2016年的4.95/10万,减少9.67%。标化YLL率从1990年的181.93/10万降至2016年的141.50/10万,降低22.22%。标化YLD率从1990年的1.64/10万升至2016年的3.39/10万,增加106.49%。标化DALY率从1990年的183.57/10万降至2016年的144.89/10万,降低21.07%。与1990年相比,男性的YLL、YLD以及DALY和女性的YLD均有所上升,且每个年龄段的男性标化死亡率和标化DALY率均不低于女性。结论 与1990年相比,2016年湖北省人群脑肿瘤死亡造成的疾病负担仍较为严重,脑肿瘤在男性和女性群体中所造成的疾病负担水平有差异。

      • 0+1
      • 1+1
    • 2021年恶性肿瘤脑转移研究现状和热点分析——基于CiteSpace可视化文献计量学研究

      2022, 49(2):38-47. DOI: 10.16636/j.cnki.jinn.1673-2642.2022.02.009

      摘要 (98) HTML (80) PDF 5.13 M (414)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利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分析2021年恶性肿瘤脑转移的研究现状和热点。方法 以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为数据来源,结合CiteSpace 软件的可视化功能,采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对2021年恶性肿瘤脑转移相关研究文献的期刊、作者、机构、国家/地区、文献共被引和关键词进行分析。结果 1 153篇文献涉及到的期刊中JOURNAL OF CLINICAL ONCOLOGY共被引频次最高;各作者的发文量没有明显差异;发文量最高的机构是哈佛大学医学院;发文量最多的国家是美国,其次是中国;涉及的研究方向包括:预防性脑照射、免疫治疗、靶向治疗、影像组学、人工智能、循环肿瘤DNA监测、姑息治疗和纳米颗粒。结论 2021年与放疗结合的联合治疗模式是恶性肿瘤脑转移相关研究的热点问题,预防性脑照射中的海马保护和不良反应问题亦受到普遍关注。

      • 0+1
      • 1+1
      • 2+1
      • 3+1
      • 4+1
      • 5+1
      • 6+1
      • 7+1
    • 烟雾病围手术期卒中危险因素分析

      2022, 49(2):48-53. DOI: 10.16636/j.cnki.jinn.1673-2642.2022.02.010

      摘要 (106) HTML (159) PDF 1.04 M (333)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脑血运重建术是目前烟雾病外科治疗的有效方式,但围手术期卒中发生率可达15.6%,且这部分患者预后不佳。该研究拟分析烟雾病围手术期卒中发生的危险因素,进而指导临床加强围手术期管理,以降低围手术期卒中发生率并改善患者预后。方法 纳入中南大学湘雅医院神经外科2011年1月—2021年4月手术治疗102例烟雾病患者的基本信息和影像学资料,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该类患者围手术期卒中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 102例烟雾病患者的平均发病年龄为28.22岁,共行118侧脑血运重建术,包括51次联合血运重建术和67次间接血运重建术。烟雾病围手术期卒中发生率为6.78%,其中缺血性卒中5例,出血性卒中3例,无死亡病例发生。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高铃木分期(OR: 9.814;95%CI: 1.655~58.204, P=0.012)、低脑梗死评分(OR: 0.646;95%CI: 0.440~0.948, P=0.026)及脑白质高信号(WMHs)(OR: 7.302;95%CI: 1.203~44.310, P=0.031)是烟雾病围手术期卒中发生的危险因素。结论 具有高铃木分期、低脑梗死评分及WMHs特征的烟雾病患者围手术期卒中发生风险高,需对这些患者严格管理。

      • 0+1
    • 重复经颅磁刺激对慢性意识障碍患者的促醒治疗研究

      2022, 49(2):54-60. DOI: 10.16636/j.cnki.jinn.1673-2642.2022.02.011

      摘要 (99) HTML (153) PDF 1.27 M (411)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探讨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调控楔前叶对慢性意识障碍患者意识恢复的影响。方法 选取郑州大学第五附属医院神经外科2020年6月—2021年5月收治的慢性意识障碍患者11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应用楔前叶10 Hz rTMS治疗,单次刺激时间为14 min,每日2次,持续14 d,共28次。记录rTMS治疗前(T0)、治疗后(T1)及治疗结束后1个月(T2)的昏迷恢复量表修订版(CRS-R)评分;同时记录T0及T1时静息态脑电,分别使用频谱分析及功能连接性分析方法提取不同脑区脑电不同频段的能量及相干性。结果 与T0时相比,CRS-R评分在T1、T2时均提高(P<0.05);额区alpha频段和顶区beta频段的能量在T1时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额-中央-顶区alpha和beta频段的相干性在T1时增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重复经颅磁刺激调控楔前叶能促进慢性意识障碍患者的意识恢复。重复经颅磁刺激调控楔前叶对慢性意识障碍患者静息态脑电产生的积极改变有助于解释意识恢复的神经机制。

      • 0+1
      • 1+1
      • 2+1
      • 3+1
    • 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术后垂体功能减退的临床研究

      2022, 49(2):61-64. DOI: 10.16636/j.cnki.jinn.1673-2642.2022.02.012

      摘要 (108) HTML (55) PDF 422.48 K (336)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探讨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aSAH)患者术后垂体功能减退情况及其对预后的影响。方法 分析2015年1月—2020年12月在宜春市人民医院治疗的aSAH患者82例。通过检测患者术后血清垂体激素、甲状腺激素、皮质醇、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睾酮和雌二醇,评估其术后垂体功能减退的发生率。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垂体功能减退的影响因素。应用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随访评估患者3个月预后,分析垂体功能减退对患者预后的影响。结果 aSAH患者术后垂体功能减退总体发生率为65.9%(54/82),垂体性腺轴功能减退发生率最高为51.2%。多因素分析显示Hunt-Hess 3级(OR=4.873,P=0.034)和手术夹闭(OR=4.561,P=0.008)是垂体功能减退的危险因素。垂体功能减退并不影响患者3个月预后(P>0.05),在单因素分析中显示垂体肾上腺轴功能减退患者,不良预后发生率为47.1%,高于垂体功能正常患者(P<0.05),将年龄、Hunt-Hess分级、动脉瘤部位和手术方式纳入多因素分析时,垂体肾上腺轴功能减退与患者不良预后并不相关(OR=3.218,P=0.322)。结论 aSAH患者手术干预后垂体功能减退发生率高,Hunt-Hess 3级和手术夹闭是垂体功能减退的危险因素,但术后垂体功能减退并不影响患者3个月预后。

    • 非酮症高血糖偏侧舞蹈症5例临床特点分析

      2022, 49(2):65-69. DOI: 10.16636/j.cnki.jinn.1673-2642.2022.02.013

      摘要 (131) HTML (158) PDF 810.42 K (264) 评论 (0) 收藏

      摘要:由糖尿病引起的非酮症高血糖偏侧舞蹈症(HC-NH)临床较为罕见。该文报道了5例HC-NH患者,均为老年女性,平均年龄70岁,有糖尿病史,发病至入院时间4~30 d,糖化血红蛋白7.6%~17.5%。所有患者均自一侧肢体起病;1例患者头颅CT表现为发病对侧基底节区稍高密度影;3例患者MRI提示基底节区(单侧或双侧基底节)高信号,病灶呈团片状或斑点状;1例无MRI异常表现。所有患者在降糖或增加抗多巴胺能类药物治疗后症状缓解,预后良好。

      • 0+1
      • 1+1
      • 2+1
    • 妊娠中期颅内动静脉畸形破裂出血介入治疗2例及文献复习

      2022, 49(2):70-73. DOI: 10.16636/j.cnki.jinn.1673-2642.2022.02.014

      摘要 (80) HTML (68) PDF 2.51 M (317) 评论 (0) 收藏

      摘要:报道2例妊娠中期颅内动静脉畸形破裂出血患者,经及时行介入栓塞治疗,取得良好的临床效果。回顾其诊治过程并复习相关文献资料,分析该病例特点、处理方式及围产期结局,以期为该类型患者的预防和治疗提供参考。

      • 0+1
      • 1+1
      • 2+1
      • 3+1
    • 成人弥漫性低级别胶质瘤相关性癫痫发生机制与治疗的研究进展

      2022, 49(2):74-78. DOI: 10.16636/j.cnki.jinn.1673-2642.2022.02.015

      摘要 (100) HTML (45) PDF 449.96 K (352) 评论 (0) 收藏

      摘要:癫痫是成人幕上弥漫性低级别胶质瘤(DLGG)最常见的临床症状,常常影响着DLGG患者的生活质量,致残致死率高。控制癫痫发作对于改善DLGG患者的生存质量尤为重要。该文总结了弥漫性低级别胶质瘤相关性癫痫的发作特点、发生机制及治疗方法,以期为弥漫性低级别胶质瘤相关性癫痫患者的个体化临床诊疗决策提供依据。

    • 嗅觉在意识障碍研究中的应用

      2022, 49(2):79-83. DOI: 10.16636/j.cnki.jinn.1673-2642.2022.02.016

      摘要 (104) HTML (93) PDF 444.28 K (354) 评论 (0) 收藏

      摘要:多感觉刺激是意识障碍目前常用的预后评估方法和干预手段。然而,嗅觉作为一个最基础的感觉刺激,常常被人忽视。鉴于嗅觉系统独特的解剖属性,探索嗅觉意识的神经相关物有可能打开未来意识研究的大门。嗅觉刺激很可能会成为最简便易行的评估和治疗方法。

    • 复发性脑胶质瘤的临床治疗进展

      2022, 49(2):84-88. DOI: 10.16636/j.cnki.jinn.1673-2642.2022.02.017

      摘要 (107) HTML (259) PDF 487.50 K (458) 评论 (0) 收藏

      摘要:脑胶质瘤是最常见的中枢神经系统恶性肿瘤,大多数脑胶质瘤患者在接受标准疗法治疗后都会复发。目前尚没有复发性脑胶质瘤治疗的标准及共识,该文就复发性脑胶质瘤的临床治疗进展进行综述。

    • 异甘草素抗胶质瘤的研究进展

      2022, 49(2):89-92. DOI: 10.16636/j.cnki.jinn.1673-2642.2022.02.018

      摘要 (94) HTML (31) PDF 431.20 K (376) 评论 (0) 收藏

      摘要:异甘草素(ISL)为一类黄酮类化合物。研究表明,ISL在多种类型的肿瘤中都能够发挥抗肿瘤作用。关于ISL抗胶质瘤的研究较为深入。该文就ISL抗胶质瘤研究的相关作用机制和进展进行综述。

当期目录


年第卷第

文章目录

过刊浏览

年份

刊期

点击排行

引用排行

下载排行

关闭
我刊在喜马拉雅FM开通账号并传播文献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