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7年第44卷第2期文章目次
    全 选
    显示方式: |
    • >论著
    • CLN5基因复合杂合突变致青少年型神经元腊样脂褐质沉积症的临床特征及基因分析

      2017, 44(2):113-117. DOI: 10.16636/j.cnki.jinn.2017.02.001

      摘要 (193) HTML (0) PDF 1.44 K (326) 评论 (0) 收藏

      摘要:

      目的 报道及分析CLN5基因复合杂合突变致青少年型神经元腊样脂褐质沉积症(JNCL)患者的临床特征和基因突变类型。方法 观察分析1例JNCL病人的临床表现、影像学、脑电图改变,进行全外显子组基因测序,并对其家庭成员进行相关基因检测和临床检查。结果 患者于6岁开始视力减退及智力倒退,9岁出现肌阵挛发作、行走不稳。头颅MRI显示小脑明显萎缩,大脑皮质和脑干轻度萎缩。视频脑电图显示弥漫性2.5~3.5 Hz慢活动及颞区尖波。全外显子测序发现患者CLN5等位基因上1个来源于父亲的错义突变:exon2 c.376T>C,以及1个来源于母亲的无义突变:exon3 c.595C>T。患儿父亲及弟弟均有c.376T>C突变,两人体查均发现水平性及旋转性眼震,该位点突变目前尚未见报道。结论 CLN5基因c.376T>C和c.595C>T的复合杂合突变可以引起JNCL临床症状、影像学和脑电图改变。对于NCL可疑病例应该对患者及家族成员及早进行相关基因测序明确其基因型,并实施生育指导。

    • 乙酰胆碱特征超低频经颅磁刺激对阿尔茨海默病模型大鼠记忆力的影响

      2017, 44(2):118-123. DOI: 10.16636/j.cnki.jinn.2017.02.002

      摘要 (79) HTML (0) PDF 1.43 K (309) 评论 (0) 收藏

      摘要:

      目的 探索乙酰胆碱特征超低频经颅磁刺激(ACh-TMS)对阿尔茨海默病(AD)模型大鼠学习记忆力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 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N组)、模型组(M组)、假手术组(P组)、假刺激组(M+P组)、乙酰胆碱特征超低频磁刺激组(ACh-TMS组)和多奈哌齐组(donepezil组),每组10只。双侧海马注射Aβ1-42建立AD模型。Morris水迷宫实验观察大鼠学习记忆力。检测海马组织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及乙酰胆碱(ACh)含量、乙酰胆碱酯酶(AChE)及胆碱乙酰转移酶(ChAT)活力变化。改良Highman刚果红法观察淀粉样物质沉积情况。结果 与M+P组比较,ACh-TMS组大鼠平均逃避潜伏期缩短、目标象限游泳时间百分比及跨越平台次数明显增多(P<0.05);BDNF、ACh含量及ChAT活力显著提高(P<0.05)。除N组和P组外,其余各组大鼠海马区可见淀粉样物质沉积。结论 ACh-TMS可改善AD模型大鼠学习记忆力,其机制可能与提高中枢胆碱能递质含量、促进海马BDNF表达有关。

    • 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视黄醇结合蛋白水平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相关性研究

      2017, 44(2):124-127. DOI: 10.16636/j.cnki.jinn.2017.02.003

      摘要 (79) HTML (0) PDF 943.00 Byte (255) 评论 (0) 收藏

      摘要:

      目的 探讨急性脑梗死(ACI)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性斑块与视黄醇结合蛋白(RBP)含量的关系。方法 选取96例ACI患者(ACI组)和95例正常对照者(对照组),检测血清RBP水平;同时检测ACI组和对照组患者血清尿酸(UA)和血浆D-二聚体(DD)、纤维蛋白原(FIB)水平。对于ACI患者结合其颈动脉超声检查结果,分为无斑块组(41例)、颈动脉稳定斑块组(28例)和颈动脉不稳定斑块组(27例);比较各组血清RBP水平。结果 ACI组血清RBP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在ACI患者中,颈动脉稳定斑块组和不稳定斑块组的血清RBP水平较无斑块组明显升高(均P<0.05);颈动脉不稳定斑块组血清RBP水平显著高于稳定斑块组(P<0.05)。线性相关分析表明,RBP水平和UA、DD和FIB水平无明显相关性(r=0.192, r=0.088, r=0.096, 均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RBP是发生颈动脉粥样斑块的危险因素(OR=2.769,95%CI 0.007-0.722)。结论 血清RBP可能是动脉硬化形成的一个重要标志物,并且可能与ACI患者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稳定性密切相关。

    • 血清透明质酸水平预测急性期自发性脑出血患者预后的临床研究

      2017, 44(2):128-131. DOI: 10.16636/j.cnki.jinn.2017.02.004

      摘要 (83) HTML (0) PDF 984.00 Byte (224) 评论 (0) 收藏

      摘要:

      目的 探讨血清透明质酸(HA)在急性自发性脑出血(ICH)发作后的变化及与ICH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 前瞻性收集284例自发性ICH患者为研究对象,记录一般资料、病史、临床资料以及影像学特点等指标;另外收集95例年龄和性别相匹配的健康人作为对照组进行对比分析。采用改良的Rankin量表对患者出院后90 d时情况进行评分,根据评分将患者分为预后良好组和预后不良组,对两组患者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ICH患者血清HA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284例患者中211例患者预后良好,73例患者预后不良;预后不良组患者HA水平(796.1±49.6 ng/mL),明显高于预后良好组的(487.2±42.9 ng/ml),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患者HA水平与入院时的NIHSS评分呈正相关关系(r2=0.372, P<0.001);与治疗后90 d的mRS评分呈正相关关系(r2=0.456, P<0.001)。结论 在急性自发性ICH患者中,HA表达水平明显升高,且入院时高血清HA水平是预后不良的预测因素。

    • 晚发型甲基丙二酸尿症合并同型半胱氨酸血症临床及分子遗传学特点研究

      2017, 44(2):132-138. DOI: 10.16636/j.cnki.jinn.2017.02.005

      摘要 (98) HTML (0) PDF 1.23 K (230) 评论 (0) 收藏

      摘要:

      目的 分析1例晚发型甲基丙二酸尿症合并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家系的临床及分子遗传学特点并对相关文献进行复习。方法 采用Sanger测序对收集的1例以精神症状为首发症状的该病家系进行MMACHC基因突变的检测并总结分析相关文献。结果 测序发现先证者MMACHC基因2号外显子的1个新错义突变(c.160A>C)和4号外显子的一个已知错义突变(c.482G>A)。通过文献复习提示,在该病中临床症状以认知障碍和精神行为异常最常见,MMACHC基因突变以c.609G>A和c.271dupA最常见。结论 MMACHC基因的c.160A>C和c.482G>A复合杂合突变是本例患者的病因,MMACHC基因在该病具有致病作用;该疾病属于罕见疾病,临床异质性很高,临床上容易漏诊误诊,当出现不明原因的精神行为异常时宜考虑该诊断。

    • 轻度认知功能障碍与脑白质弥散张量成像的相关性研究

      2017, 44(2):139-144. DOI: 10.16636/j.cnki.jinn.2017.02.006

      摘要 (72) HTML (0) PDF 1.33 K (245) 评论 (0) 收藏

      摘要:

      目的 通过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研究不同区域脑白质损害与轻度认知功能(MCI)的关系。方法 纳入2015年7月至2016年2月我院的住院患者56例为研究对象,其中MCI组34例,认知功能正常组22例。所有研究对象进行一般情况检查,完成神经心理学量表检测。通过头颅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DTI)检查对不同脑区白质纤维进行部分各向异性(FA)值测量。结果 MCI组患者与认知功能正常组相比,右侧额叶FA值(0.335±0.068)、左侧颞叶白质FA值(0.391±0.032)及胼胝体膝部FA值(0.658±0.053)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将上述FA值和MMSE、MoCA量表中各认知域进行典型相关分析,结果显示右侧额叶白质FA值与注意与计算力呈正相关,左侧颞叶白质和胼胝体膝部FA值与记忆力呈正相关(P<0.05)。结论 MCI患者注意与计算力的障碍可能与右侧额叶白质损害有关,而左侧颞叶白质及胼胝体膝部白质的损害可能导致早期的记忆障碍。DTI可能成为超早期识别与诊断MCI的新方法。

    • 药物难治性半球病变性癫痫手术治疗效果及手术方式比较的回顾性研究

      2017, 44(2):145-150. DOI: 10.16636/j.cnki.jinn.2017.02.007

      摘要 (81) HTML (0) PDF 959.00 Byte (266) 评论 (0) 收藏

      摘要:

      目的 探讨药物难治性半球病变性癫痫手术疗效,并对功能性大脑半球切除术和大脑半球离断术两种手术方式作比较。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5年至2017年在我科手术治疗的25例药物难治性半球病变性癫痫患者,根据所行手术方式分为功能性大脑半球切除术组(FH)15例,大脑半球离断术组(H)10例,对手术时间、术中出血、围手术期并发症、术后癫痫控制、神经功能作回顾性研究。结果 术后随访1~12年,平均随访5.28±2.91年。除去失访2例总的癫痫发作控制率为Engel Ia 19例(82.60%)、Engel Id 3例(13.04%)、Engel Ⅱa 1例(4.36%)。在癫痫控制率上,FH组与H组比无差异(p>0.05)。在手术时间上,FH组手术时间较H组长,在术中失血上,FH组高于H组,且上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大脑半球切除术是一种有效的难治性半球病变性癫痫治疗措施,术后不仅能有效控制癫痫发作,且部分患者神经功能还得到改善,而大脑半球离断术作为一种创伤更小、疗效相当的手术方式,值得推广。

    • 矢状窦、大脑镰旁脑膜瘤手术与继发性癫痫的控制及防治

      2017, 44(2):151-154. DOI: 10.16636/j.cnki.jinn.2017.02.008

      摘要 (87) HTML (0) PDF 962.00 Byte (224) 评论 (0) 收藏

      摘要:

      目的 分析继发性癫痫在矢状窦、大脑镰旁脑膜瘤中的发生机制及危害,探讨如何预防和减少肿瘤相关性癫痫的发生。方法 回顾性分析自2011年3月~2016年6月我科住院手术的23例窦、镰旁脑膜瘤患者的临床资料,通过对比不同肿瘤特征的手术方法及继发性癫痫的发生情况。结果 全部病例均手术治疗,其中肿瘤I级切除19例,Ⅱ级切除4例。术前有癫痫发作7例,术后24小时癫痫发作1例,术后24小时~7天发生癫痫5例,2年内新增癫痫病例5例,3例部分运动性失语,4例出现对侧不同程度肢体偏瘫,卡方检验比较得出瘤周有无水肿(p=0.007)及术前有无使用抗癫痫药物(p=0.027)对术后继发性癫痫的发生具有影响。结论 肿瘤相关性癫痫对窦、镰旁脑膜瘤患者术后危害极大,术前有癫痫病史的患者在围手术期应积极给予抗癫痫治疗,对于有明显瘤周水肿、术中脑挫伤、回流静脉损伤等高危患者术后应积极给予药物预防治疗。

    • 多模式神经电生理监测辅助显微手术治疗椎管内肿瘤的疗效分析

      2017, 44(2):155-158. DOI: 10.16636/j.cnki.jinn.2017.02.009

      摘要 (75) HTML (0) PDF 1.11 K (226) 评论 (0) 收藏

      摘要:

      目的 探讨多模式神经电生理检测下显微手术切除椎管内肿瘤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5月至2016年6月显微手术切除的椎管内肿瘤57例,术中采用体感诱发电位(SEP)、运动诱发电位(MEP)及肌电图(EMG)多模式神经电生理监测(MIOM)。结果 肿瘤全切49例(86.0%),次全切除6例(10.5%),部分切除2例(3.5%),失访4例,53例术后随访3个月~2年,神经功能改善45例(78.9%),无明显改善4例(12.3%),症状加重3例(7.0%),复发1例(1.8%)。结论 多模式神经电生理检测辅助显微手术切除椎管内肿瘤,能有效提高肿瘤全切率,并预测和保护脊髓神经功能,提高手术疗效及安全性。

    • BCL3基因表达:一个新的胶质瘤预后预测因子

      2017, 44(2):159-164. DOI: 10.16636/j.cnki.jinn.2017.02.010

      摘要 (85) HTML (0) PDF 1.19 K (218) 评论 (0) 收藏

      摘要:

      目的 研究B细胞淋巴瘤因子3(B-Cell CLL/Lymphoma 3,BCL3)基因表达与胶质瘤预后之间的关系。方法 从公用数据库中国脑胶质瘤基因组图谱计划(Chinese Glioma Genome Atlas,CGGA)和癌症基因组图谱计划(The Cancer Genome Atlas,TCGA)中下载了包含BCL3基因表达和患者预后的胶质瘤数据集数据,采用GeneSpring GX 11.0软件进行归一化,使用Cox回归分析和Kaplan-Meier分析进行数据分析。结果 在低级别胶质瘤(Low Grade Glioma, LGG)和胶质母细胞瘤(Glioblastoma, GBM)数据集中,BCL3基因的表达与胶质瘤患者的总生存期(Overall Survival, OS)和无病生存期(Disease-free Survival, DFS)均显著相关(P<0.05),在Batch1和Bactch2两个数据集中,BCL3基因表达与胶质瘤患者的OS也均显著相关(P<0.05)。以BCL3表达水平中位数为界,将各数据集分为BCL3高表达组和低表达组,分析发现BCL3高表达组的死亡风险均显著高于低表达组,而GBM数据集中BCL3高表达组的肿瘤复发风险显著高于低表达组。结论 BCL3基因表达与胶质瘤的预后显著相关,且BCL3基因的高表达预示着较差的预后。BCL3基因表达是一个新的胶质瘤预后预测因子。

    • 微小核糖核酸592对神经胶质瘤细胞株U251细胞凋亡的影响

      2017, 44(2):165-170. DOI: 10.16636/j.cnki.jinn.2017.02.011

      摘要 (69) HTML (0) PDF 1.12 K (260) 评论 (0) 收藏

      摘要:

      目的 研究微小核糖核酸592(miR-592)对神经胶质瘤细胞株U251凋亡的影响。方法 首先通过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分析miR-592在28份神经胶质瘤与其临近癌旁组织中的表达水平;随后向U251细胞转染miR-592的拟合物,并通过流式细胞技术分析miR-592过表达对U251细胞凋亡的影响;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找到miR-592的潜在靶分子,并通过荧光素酶双报告实验以及蛋白免疫印迹法等进行验证;进一步,转染U251细胞Runx2的下调siRNA,绘制细胞的生长曲线,并对U251细胞的凋亡进行分析。结果 对28份神经胶质瘤组织和正常组织的定量PCR结果分析发现,miR-592在肿瘤组织中明显低表达;miR-592过表达能明显抑制U251细胞的生长;流式细胞分析结果显示,miR-592显著促进U251细胞凋亡:实验对照组晚期凋亡率为7.2%±0.68%,而转染miR-592组晚期凋亡率为17.47%±1.45%;荧光素酶双报告实验以及蛋白免疫印迹法实验结果发现miR-592直接靶向Runx2的3'-UTR来抑制Runx2蛋白的水平;接下来,向U251细胞转染Runx2的siRNA,绘制细胞的生长曲线,并通过流式细胞技术分析U251细胞的凋亡率。结论 miR-592通过直接靶向Runx2来诱导神经胶质瘤细胞凋亡,进而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

    • 创伤性颅脑伤后小鼠皮层和海马Wnt3a和β-Catenin的表达变化

      2017, 44(2):171-175. DOI: 10.16636/j.cnki.jinn.2017.02.012

      摘要 (70) HTML (0) PDF 1.28 K (241) 评论 (0) 收藏

      摘要:

      目的 探讨创伤性脑损伤后小鼠皮层和海马Wnt3a和β-Catenin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 在小鼠创伤性脑损伤模型基础上,采用免疫印迹法和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创伤性脑损伤后Wnt3a和β-Catenin的蛋白变化。结果 Wnt3a和β-Catenin在对照组的脑组织中表达较低。创伤性脑损伤后1 h,皮层和海马区β-Catenin和Wnt3a的含量开始增加。与对照组相比,伤后6h和第7天,β-Catenin和Wnt3a蛋白表达显著增加(P<0.05)。免疫荧光染色结果显示,脑损伤24 h后,β-Catenin和Wnt3a在小鼠皮层和海马表达量均增加。结论 小鼠创伤性脑损伤后早期和恢复期,Wnt3a和β-Catenin的蛋白水平在皮层和海马显著增高,这提示Wnt3a和β-Catenin可能在创伤性脑损伤的病理生理机制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 驽药针刺对大鼠脊髓损伤后运动功能及BDNF表达的影响

      2017, 44(2):176-179. DOI: 10.16636/j.cnki.jinn.2017.02.013

      摘要 (72) HTML (0) PDF 1.01 K (316) 评论 (0) 收藏

      摘要:

      目的 研究驽药针刺在大鼠脊髓损伤后运动功能变化以及BDNF表达的变化。方法 采用脊髓半横断损伤模型。10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假手术组、脊髓损伤组、单纯针刺组、驽药针刺组,每组分为3天、7天、14天、21天共4个亚组,每组5只。BBB法评定大鼠后肢运动功能变化,免疫组化法检测大鼠脊髓中BDNF的表达变化。结果 BBB评分显示驽药针刺组的各时间点评分均高于脊髓损伤组(P<0.05),驽药针刺组7、14、21d的BDNF表达均高于脊髓损伤组(P<0.05),且与BBB评分呈正相关(r=0.717,P<0.05)。结论 驽药针刺可明显改善脊髓损伤大鼠的运动功能,并可明显促进大鼠脊髓损伤后BDNF的表达。

    • >临床经验总结
    • 经硬膜下入路显微手术切除大型海绵窦血管瘤

      2017, 44(2):180-183. DOI: 10.16636/j.cnki.jinn.2017.02.014

      摘要 (95) HTML (0) PDF 1.03 K (249) 评论 (0) 收藏

      摘要:

      目的 探讨大型海绵窦血管瘤(cavernous sinus hemangiomas,CSH)的影像学表现及治疗方式。方法 对经手术术后病理证实的4例大型CSH的影像学及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复习相关文献。4例患者均做头颅MRI、头颅CTA扫描,后经硬膜下入路行显微外科手术治疗。结果 病变在头颅MRI上呈等T1、边缘锐利的短T2 表现、FLAIR高信号,增强后快速均匀强化或延迟欠均匀强化(最终达到均匀强化),肿瘤不同程度向中颅窝、鞍区、鞍上生长;头颅CTA显示肿瘤无明显供血动脉,但周边细小血管丰富;4例患者均只做到部分切除。术中平均失血3425 ml,术后3例出现颅神经功能障碍。结论 根据头颅MRI特征性表现基本能诊断CSH,相比显微手术潜在的风险,射波刀放疗效果显著,可能会逐步成为本病的首选治疗方式。

    • >综述
    • 阿尔茨海默病中β-淀粉样蛋白清除机制的研究进展

      2017, 44(2):184-187. DOI: 10.16636/j.cnki.jinn.2017.02.015

      摘要 (78) HTML (0) PDF 939.00 Byte (277) 评论 (0) 收藏

      摘要:

      β-淀粉样蛋白(Aβ)形成的斑块沉积是阿尔茨海默病(AD)的一个特征性病理改变。在早发型和散发型AD患者脑中均可出现Aβ清除障碍。了解Aβ清除途径的具体机制对寻找有效的AD治疗策略至关重要。本文将对Aβ细胞内降解清除途径、血脑屏障转运清除途径、脑间质液泵流清除途径及脑脊液吸收清除途径的具体机制作一综述。

    • 血脑屏障与β-淀粉样蛋白相互作用在阿尔茨海默病的研究进展

      2017, 44(2):188-191. DOI: 10.16636/j.cnki.jinn.2017.02.016

      摘要 (74) HTML (0) PDF 931.00 Byte (310) 评论 (0) 收藏

      摘要:

      既往研究普遍认为血脑屏障的破坏为血管性痴呆的始动因素,β淀粉样蛋白(Aβ)沉积为阿尔茨海默病的始动因素。然而随着对阿尔茨海默病发病机制研究的深入,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血脑屏障与Aβ相互作用共同促进阿尔茨海默病的发生发展。

    • 睡眠呼吸障碍与神经肌肉疾病

      2017, 44(2):192-195. DOI: 10.16636/j.cnki.jinn.2017.02.017

      摘要 (96) HTML (0) PDF 932.00 Byte (214) 评论 (0) 收藏

      摘要:

      神经肌肉疾病(NMD)是一类以运动单位受损,运动耐力下降,肌力减退为主要表现的中枢及周围神经疾病,是睡眠呼吸障碍的潜在病因,以睡眠呼吸暂停和低通气为主要表现。呼吸肌无力、气道塌陷等多种机制参与睡眠呼吸障碍的形成。夜间多导睡眠描记(PSG)是诊断睡眠呼吸障碍的重要工具。通过无创正压通气(NPPV)可以缓解气道塌陷,改善通气,维持睡眠持续性,最终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改善预后。

    • 偏头痛与脑梗死关系的研究进展

      2017, 44(2):196-198. DOI: 10.16636/j.cnki.jinn.2017.02.018

      摘要 (81) HTML (0) PDF 918.00 Byte (202) 评论 (0) 收藏

      摘要:

      偏头痛与脑梗死是临床上常见的两种神经血管性疾病,他们具有共同潜在的病理生理过程。偏头痛与脑梗死风险增高有关,并且被认为是特定群体中脑梗死的独立危险因素。偏头痛和脑梗死之间的关系是复杂的、相互的、受多种因素影响的,但这种潜在关系的机制尚不十分明确。本文将从皮质扩散性抑制、遗传关联、内皮功能障碍、凝血功能障碍及偏头痛药物相关性脑梗死几个方面来阐述偏头痛与脑梗死之间的关系。

    • Wnt信号通路对脑梗死后血管新生的调控机制探讨

      2017, 44(2):199-202. DOI: 10.16636/j.cnki.jinn.2017.02.019

      摘要 (70) HTML (0) PDF 940.00 Byte (229) 评论 (0) 收藏

      摘要:

      Wnt信号通路作为一条多环节、多作用位点的开放通路,具有广泛的生物学效应。近年研究证实,Wnt信号通路在促进中枢神经系统内皮细胞增殖、维持血脑屏障稳态等方面均发挥重要调控作用,且与多种血管生成相关因子具有协同作用。对Wnt信号通路在脑梗死后血管新生调节机制的基础研究也成为了近年热点。

    • 颈动脉盗血综合征的发病机制及临床特点研究

      2017, 44(2):203-206. DOI: 10.16636/j.cnki.jinn.2017.02.020

      摘要 (104) HTML (0) PDF 928.00 Byte (202) 评论 (0) 收藏

      摘要:

      动脉粥样硬化所致的颈动脉狭窄或闭塞是颈动脉盗血综合征的主要病因。颈动脉慢性狭窄或闭塞、侧支循环开放是盗血发生的前提,低灌注为最可能的发病机制。颈动脉盗血综合征的临床表现复杂多变,以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和分水岭梗死多见,数字减影血管造影为诊断金标准。本文分析颈动脉盗血综合征相关的临床特征及其发病机制,为今后的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

    • 慢性偏头痛的病理生理及发病机制

      2017, 44(2):206-209. DOI: 10.16636/j.cnki.jinn.2017.02.021

      摘要 (107) HTML (0) PDF 926.00 Byte (234) 评论 (0) 收藏

      摘要:

      偏头痛是常见的特发性慢性神经血管功能障碍疾病。其中慢性偏头痛是偏头痛最常见的致残并发症,其中约有8%的患者由发作性偏头痛转化而来。慢性偏头痛患者中,约26%的患者病情可在两年得到缓解。其病理生理及发病机制尚未明确,本文从下行疼痛调节网的功能障碍、三叉神经和自主神经系统的改变、丘脑对中枢敏化的影响、药物造成的中枢敏化和预防几方面论述了慢性偏头痛的基本发病机制,为缓解偏头痛慢性化进程、临床药物的靶向研发提供方向。

    • 特发性炎性肌病的蛋白组学研究进展

      2017, 44(2):209-212. DOI: 10.16636/j.cnki.jinn.2017.02.022

      摘要 (70) HTML (0) PDF 932.00 Byte (244) 评论 (0) 收藏

      摘要:

      特发性炎性肌病主要包括皮肌炎、多发性肌炎和散发性包涵体肌炎,该类肌病发病机制未明确,用于临床诊断的特异性抗体缺乏。使用蛋白组学研究数据虽然较少,但有所发现。皮肌炎主要与氧化应激相关蛋白有关,多发性肌炎多与炎症、线粒体功能障碍和氧化磷酸化通路异常相关,而散发性包涵体肌炎不仅与氧化应激、线粒体功能障碍、炎症相关,还与变性相关。本文就蛋白质组学在特发性炎性肌病目前的研究做一综述。

    • AQP4与创伤性脑水肿的研究进展

      2017, 44(2):213-217. DOI: 10.16636/j.cnki.jinn.2017.02.023

      摘要 (93) HTML (0) PDF 942.00 Byte (241) 评论 (0) 收藏

      摘要:

      创伤性脑损伤(traumatic brain injury,TBI)后的脑水肿是其最常见且最重要的病理生理反应,可引起颅内压增高,甚至导致脑组织移位和脑疝,是临床上患者死亡和重度残疾的主要原因。消除脑水肿成为治疗TBI的关键靶点,直接关系到颅脑创伤患者的预后。水通道蛋白4(Aquaporin-4,AQP4)是哺乳动物脑组织中含量最丰富的水通道蛋白,对维持脑组织内的水平衡具有重要作用。近几年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研究认为AQP4在颅脑创伤后脑水肿的形成过程中扮演重要角色,其表达和定位与颅脑创伤早晚期的脑水肿的类型有关。本文就AQP4与创伤性脑水肿关系的相关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2与胶质瘤的研究进展

      2017, 44(2):217-220. DOI: 10.16636/j.cnki.jinn.2017.02.024

      摘要 (87) HTML (0) PDF 935.00 Byte (205) 评论 (0) 收藏

      摘要:

      IGFBP-2是IGF结合蛋白家族中的一员,也是在神经系统中含量最多的一员。近年来的研究发现,IGFBP-2在胶质瘤的发生发展及预后中有着重要的作用。IGFBP-2可以通过IGF依赖/非依赖通路、β-catenin通路等多种通路参与调节胶质瘤的增殖、侵袭、转移及血管生成等多种生理过程。同时,胶质瘤患者瘤体及瘤周脑组织和患者血浆中IGFBP-2的表达量均明显高于正常人,其表达水平与胶质瘤的恶性程度分级、复发及预后密切相关。干预瘤体中IGFBP-2的活性和表达,可以抑制胶质瘤细胞的增殖和转移并促进其凋亡。因此,IGFBP-2的靶向治疗可能为胶质瘤药物研发治疗提供一个潜在的新的作用靶点。

    • 颅内海绵状血管瘤的自然病程、影像学诊断和立体定向放射外科治疗

      2017, 44(2):221-225. DOI: 10.16636/j.cnki.jinn.2017.02.025

      摘要 (81) HTML (0) PDF 941.00 Byte (417) 评论 (0) 收藏

      摘要:

      颅内海绵状血管瘤是较常见的血管畸形,可在颅内许多部位出现,主要表现为癫痫、出血,头痛和局灶性神经功能缺失等症状。术前主要依靠影像学方法进行诊断,而核磁共振是其最主要的诊断手段。在其自然病程的研究中,海绵状血管瘤的癫痫发生率要高于动静脉畸形等颅内病变,且伴有癫痫症状的患者其5年癫痫发生率要显著高于偶然发现的海绵状血管瘤患者。不同的文献报告的海绵状血管瘤出血率存在差异,可能与不同的出血定义以及存在出血簇集现象等因素有关。近年来不断有学者提出立体定向放射外科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尤其是高风险,不能手术,位于脑功能区的海绵状血管瘤,并报告了立体定向放射外科治疗海绵状血管瘤取得的良好疗效,但仍需进一步评估其长期疗效和安全性。本文对颅内海绵状血管瘤的自然病程、影像学诊断和立体定向放射外科的治疗三个方面作一综述。

    • 放射性脑损伤的血管损伤机制及贝伐珠单抗临床应用的研究进展

      2017, 44(2):226-229. DOI: 10.16636/j.cnki.jinn.2017.02.026

      摘要 (52) HTML (0) PDF 1.49 K (231) 评论 (0) 收藏

      摘要:

      放射性脑损伤的发生机制尚不明确,多项研究提示其发生发展可能与放疗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的过表达相关,放疗后血管通透性的改变、血脑屏障的破坏及血管源性脑水肿等变化都与之密切相关,而作为人源化抗-VEGF单克隆抗体的贝伐珠单抗(bevacizumab),越来越多地被研究者应用于临床,本文就放疗后与血管损伤相关的多种病理生理改变及贝伐珠单抗的作用机制、临床应用、动物实验和安全性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当期目录


年第卷第

文章目录

过刊浏览

年份

刊期

点击排行

引用排行

下载排行

关闭
我刊在喜马拉雅FM开通账号并传播文献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