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6年第43卷第3期文章目次
    全 选
    显示方式: |
    • >论著
    • 不同无血清培养方式提取SHG44人脑胶质瘤干细胞的比较研究

      2016, 43(3):193-197. DOI: 10.16636/j.cnki.jinn.2016.03.001

      摘要 (390) HTML (0) PDF 1.37 K (329) 评论 (0) 收藏

      摘要:

      目的 筛选较理想的SHG44人脑胶质瘤干细胞的培养方法。方法 采用无血清培养基(含EGF、FGF、B27)以培养皿、培养瓶及悬浮细胞培养板为载体培养SHG44人脑胶质瘤干细胞,通过CD133、Nestin联合Bcl-2标记进行免疫荧光鉴定,并对比其倒置显微镜下细胞形态及干细胞球的形态、大小及数目。结果 培养皿和培养瓶初次富集的SHG44胶质瘤干细胞球呈较大不规则形,经二、三次纯化后发现第二与三次纯化后的大部分胶质瘤干细胞呈不规则分化状,大部分胶质瘤干细胞球呈分散、较小、不规则形生长,但第三次比第一、二次有更少的胶质瘤干细胞球却呈更规则球形生长;悬浮细胞培养板提取、纯化的干细胞呈类圆形,基本全部形成胶质瘤干细胞球,且第三次比第一、二次纯化的干细胞球呈更大更规则球形生长;经统计分析悬浮培养板培养纯化的胶质瘤干细胞球较培养皿和培养瓶纯化的胶质瘤干细胞球大且数目多(P<0.05);对于悬浮培养板,随着纯化次数增加,胶质瘤干细胞球更大、数目更多(P<0.05),且呈更规则球形。结论 无血清培养基以悬浮细胞培养板为载体纯化胶质瘤干细胞是较理想的方法。

    • 脑多发海绵状血管畸形的手术治疗

      2016, 43(3):198-201. DOI: 10.16636/j.cnki.jinn.2016.03.002

      摘要 (256) HTML (0) PDF 856.00 Byte (289) 评论 (0) 收藏

      摘要:

      目的 脑多发海绵状血管畸形手术治疗报道少见,探讨脑多发海绵状血管畸形患者的临床特征及手术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分析39例手术治疗脑多发海绵状血管畸形病例,采用改良MRS评分对患者神经功能状态进行评估。配对T检验对术前与随访时MRS评分进行比较,用Pearson相关分析对年龄、病变数量、术前MRS评分等对预后的影响因素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1例小脑脚海绵状血管畸形患者术后出现不全性面瘫,1例桥脑病变患者术后出现肢体偏瘫,经治疗后均逐渐好转。平均随访29.5月,无再次出血患者。随访时16例(41%)患者神经功能状态较术前明显改善,23例(59%)较前无变化,无病情加重患者。经统计学分析,术前与随访时MRS评分比较P=0.01,有统计学意义。性别、年龄、首发症状距手术时间、病变数量、出血次数、随访时间与预后不相关。手术病变部位(P=0.02)及术前MRS(P=0.01)与预后相关。结论 脑多发海绵状血管畸形患者行致病病变切除多数患者效果良好,手术病变部位及术前MRS是影响预后的相关因素。

    • 颅骨修补术后并发症危险因素分析

      2016, 43(3):202-205. DOI: 10.16636/j.cnki.jinn.2016.03.003

      摘要 (258) HTML (0) PDF 856.00 Byte (399) 评论 (0) 收藏

      摘要:

      目的 探讨颅骨修补术后并发症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55例颅骨修补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术前相关因素对术后发生并发症的影响。结果 行脑室-腹腔分流患者颅骨修补术后的感染率较未行脑室-腹腔分流患者高(25.00% vs6.81%,p=0.004),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脑室-腹腔分流与颅骨修补术后发生感染(odds ratio 9.506;95% confidence interval(CI)2.485-36.340;p=0.001)及皮瓣坏死相关(odds ratio 6.347;95%CI 0.037-13.556;p=0.003)。结论 颅骨修补术前行脑室腹腔分流导致术后感染及皮瓣坏死发生率增加。

    • 自体颅骨修补术后影响骨瓣吸收的危险因素分析

      2016, 43(3):206-210. DOI: 10.16636/j.cnki.jinn.2016.03.004

      摘要 (278) HTML (0) PDF 1.10 K (359) 评论 (0) 收藏

      摘要:

      目的 探讨影响自体颅骨修补术后骨吸收的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1年1月至2012年12月期间经临沂市人民医院神经外科行自体颅骨修补的患者178例,含201块自体骨瓣,根据术后CT特点对骨吸收进行分级,探讨各危险因素与骨吸收分级之间的关系。结果 骨吸收分级在性别、修补时间和骨瓣面积间的差异无意义(P>0.05),患者平均年龄随骨吸收分级上升呈下降趋势,但骨吸收各分级间的平均年龄之间差异无意义(P>0.05)。骨吸收分级与缺损位置有关(P<0.05),重度骨吸收多发生于额颞部和颞部。伴有骨折的骨瓣重度骨吸收发生率高于骨瓣完整者(P<0.05)。伴发脑积水并行脑室-腹腔分流术的患者与未行脑室-腹腔分流术的患者相比,前者术后骨瓣塌陷的发生率高于后者(P<0.05)。结论 自体颅骨修补术后骨吸收分级与患者性别、年龄、修补时间和骨瓣面积无关。骨吸收分级与缺损位置有关,重度骨吸收多发生于额颞部和颞部。伴有骨折的骨瓣重度骨吸收发生率高于骨瓣完整者。伴发脑积水并行脑室-腹腔分流术后容易发生骨瓣塌陷。

    • 小儿(0~9岁)创伤性脑梗塞的诊疗分析

      2016, 43(3):211-214. DOI: 10.16636/j.cnki.jinn.2016.03.005

      摘要 (209) HTML (0) PDF 849.00 Byte (368) 评论 (0) 收藏

      摘要:

      目的 探讨小儿创伤性脑梗塞的临床特点,发病机制,治疗方法及预后。方法 对2011年到2016年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7例创伤性脑梗塞患儿进行回顾性的分析。结果 本组17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为1月-5年以上。在住院治疗期间基本恢复正常达30%;部分功能恢复,伴轻度肢体活动障碍达70%。小儿出院后经过高压氧及功能训练等康复性治疗,脑功能均基本恢复正常。在随访期间,以肌力作为检测指标,对17例患儿进行了t检验统计分析,t=2.2,P<0.05,检测结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表明肌力基本恢复正常。结论 实践表明小儿创伤性脑梗塞虽然发病突然,病情较重,但经过早期积极干预及综合治疗,其症状改善明显,功能恢复较快,预后大多良好。

    • 醒脑静联用生脉注射液对脑出血患者CD62P和炎症因子表达的影响及其临床作用

      2016, 43(3):215-218. DOI: 10.16636/j.cnki.jinn.2016.03.006

      摘要 (377) HTML (0) PDF 857.00 Byte (385) 评论 (0) 收藏

      摘要:

      目的 探讨醒脑静联用生脉注射液对脑出血患者循环中CD62P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表达的影响及其临床作用。方法 纳入2014年4月至2015年10月我院神经内科经症状、体征和辅助检查确诊为脑出血的患者15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78例,对照组7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方法,治疗组在常规治疗方法的基础上加用醒脑静联用生脉注射液,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循环中CD62P、TNF-α、IL-6水平的变化,以及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脑卒中量表(NIHSS)、日常生活能力评估量表(ADL)评分的变化。结果 经过治疗7 d和14 d后,治疗组循环中CD62P、TNF-α、IL-6的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经过治疗7 d和14 d后,治疗组NIHS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ADL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醒脑静联用生脉注射液可能通过降低体内血小板激活水平,减少炎症因子表达,从而达到保护脑出血患者神经系统功能的效果。

    • 中国汉族人群SLC6A11基因多态性与耐药性癫痫的相关性研究

      2016, 43(3):219-223. DOI: 10.16636/j.cnki.jinn.2016.03.007

      摘要 (352) HTML (0) PDF 1007.00 Byte (355) 评论 (0) 收藏

      摘要:

      目的 探索中国汉族人群SLC6A11基因多态性与耐药性癫痫的相关性。方法 据入选标准和排除标准收集在湘雅医院门诊的480例癫痫患者,应用Illumina Golden Gate定制芯片对288例药物敏感癫痫患者和192例药物耐药癫痫患者进行SLC6A11基因型鉴定,分析单位点基因型频率和单体型与耐药性癫痫的相关性。结果 敏感组与耐药组之间SLC6A11基因14个SNP位点的基因型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耐药性癫痫患者单倍型5的频率高于敏感组(1% vs.4%;OR=2.56[0.107-0.763];P=0.01),经过Bonferroni多重检验后单倍型5的频率在两组间无显著差异。结论 SLC6A11基因的14个SNP多态性可能与中国汉族人群的癫痫耐药性无关。

    • 自发性脑出血患者血清YKL-40动态变化与预后关系研究

      2016, 43(3):224-228. DOI: 10.16636/j.cnki.jinn.2016.03.008

      摘要 (346) HTML (0) PDF 870.00 Byte (332) 评论 (0) 收藏

      摘要:

      目的 观察自发性脑出血(ICH)患者血清YKL-40水平与脑出血量、神经功能损伤的关系,分析影响ICH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方法 选择自发性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100例作为实验组,根据神经损伤程度进一步分为轻度损伤30例,中度损伤46例,重度损伤24例,以及根据脑出血量分为小量出血(<10 ml)35例,中量出血46例(10~30 ml),大量出血19例(>30 ml),另选择同期门诊健康体检者50例作为对照组,分别检测患者第1、3、7和14天血清YKL-40水平。3月后通过mRS评分评价患者预后情况,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方法分析影响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 实验组患者YKL-40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01)。小量出血、中量出血、大量出血患者的血清YKL-40水平均在7天内逐渐升高,且在第7天达到最大值,随后逐渐下降(P<0.05)。重度神经损伤患者的血清YKL-40水平明显高于中度、轻度损伤患者(P<0.05)。3月时预后良好组为54例,预后不良组为32例。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入院时NIHSS评分、出血破入脑室、YKL-40是影响自发性脑出血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自发性脑出血患者的血清YKL-40水平与患者的脑出血量及神经功能损伤程度存在相关性,可为自发性脑出血患者临床诊疗及预后判断提供依据。

    • N-3多不饱和脂肪酸水平与脑出血之间关系的研究

      2016, 43(3):229-232. DOI: 10.16636/j.cnki.jinn.2016.03.009

      摘要 (373) HTML (0) PDF 861.00 Byte (336) 评论 (0) 收藏

      摘要:

      目的 探究N-3多不饱和脂肪酸水平与脑出血之间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3年5月至2014年12月于本院确诊为急性期脑出血患者70例作为A组,经年龄和性别匹配后的常规心脑血管病患者70例作为B组。记录患者的临床常规参数包括身高和血压等,及血液生化参数包括血清谷草转氨酶(AST)、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二十碳五烯酸(EPA)及花生四烯酸(AA)浓度等。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用于识别脑出血的关键危险因素。结果 与B组相比,A组患者具有较高的舒张压和酒精摄入量(400 mL/d),较低的体质指数、HDL-C、EPA(54.3±3.2 vs 81.6±4.9 mg/mL,P<0.001)、EPA/AA比(0.33±0.12 vs 0.49±0.18,P<0.001)、蔬菜摄入(<100 g/wk)及抗高血压药使用(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较高的舒张压和酒精(400 mL/d),较低的BMI、HDL-C、EPA/AA比(风险比:0.06,P<0.05)及蔬菜摄入(<100 g/wk)是患者颅内脑出血的显著危险因素。高水平HDL-C是性别亚组(风险比:0.93和0.85,P<0.05和P<0.001)和年龄<65岁亚组(风险比:0.80,P<0.005)患者的共同危险因素,而低水平EPA(风险比:0.96,P<0.001)是≥65岁亚组患者的危险因素。结论 低水平EPA浓度和EPA/AA比是脑出血的关键危险因素,尤其对于年龄≥65岁老年患者。

    • 血清胱抑素C、基质金属蛋白酶-9及同型半胱氨酸与脑梗死关系的研究

      2016, 43(3):233-236. DOI: 10.16636/j.cnki.jinn.2016.03.010

      摘要 (384) HTML (0) PDF 859.00 Byte (329) 评论 (0) 收藏

      摘要:

      目的 研究血清胱抑素C(Cys C)、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及同型半胱氨酸(Hcy)与脑梗死的关系。方法 选择我院2014年1月至2015年6月入院的80例脑梗死患者作为脑梗死组,选择同期在我院接受体检的30例健康人群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血清Cys C、MMP-9和Hcy水平以及比较脑梗死患者不同病灶大小、预后的血清Cys C、MMP-9、Hcy水平。结果 脑梗死组患者的血清Cys C、MMP-9、Hcy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恢复期脑梗死组患者的血清Cys C、MMP-9水平低于急性期(P<0.05);脑梗死患者恢复期和急性期的Hcy水平相近(P>0.05)。脑梗死组患者的血清Cys C、MMP-9水平随梗死灶的增大而升高(P<0.05);Hcy水平相近(P>0.05)。预后良好组患者的Cys C、MMP-9水平明显低于预后不良组(P<0.05);两组患者的Hcy水平相近(P>0.05)。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血清Cys C(OR=2.724,95%CI=1.318~5.630)、MMP-9(OR=1.936,95%CI=1.362~2.752)和Hcy(OR=4.915,95%CI=1.372~17.607)水平均是脑梗死的危险因素。结论 Cys C、MMP-9和Hcy水平的增高与脑梗死的发生密切相关,Cys C和MMP-9水平还能预测脑梗死患者的预后,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 酷似中毒性脑病的可逆性后部白质脑病综合征:6例临床分析

      2016, 43(3):237-239. DOI: 10.16636/j.cnki.jinn.2016.03.011

      摘要 (258) HTML (0) PDF 1.08 K (393) 评论 (0) 收藏

      摘要:

      目的 探讨可逆性后部白质脑病综合征(RPLS)的临床及影像学特点,为与中毒性脑病进行鉴别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6例RPLS患者的临床特点、影像学资料及治疗经过。结果 6例患者分别有大量饮酒史、海洛因吸食史、煤气中毒史、长期接触油漆涂料史、一氧化碳吸入史和有机溶剂接触史。临床主要表现为头痛、恶心、呕吐、癫痫发作以及血压升高。头部MRI主要表现为双侧颞叶、顶叶、额叶、侧脑室旁白质、小脑、脑干病灶,呈长T1、长T2信号,无强化。6例患者对症及去除病因治疗后临床表现及影像学表现均明显好转。结论 RPLS患者可以出现与中毒性脑病相似的临床及影像学特点,特别是当患者有毒物吸入史时,应根据该病相对特征性的临床、影像学及疗效尽早排除。

    • >临床经验总结
    • 表现为神经功能缺损的3例硬脑膜动静脉瘘误诊分析

      2016, 43(3):240-244. DOI: 10.16636/j.cnki.jinn.2016.03.012

      摘要 (260) HTML (0) PDF 1.23 K (326) 评论 (0) 收藏

      摘要:

      目的 探讨表现为神经功能缺损的硬脑膜动静脉瘘(DAVF)的临床及影像特点,以提高对该病的诊断率。方法 回顾性分析3例临床表现为神经功能缺损的DAVF患者的病例及影像资料。结果 例1:发作性言语不能,右侧肢体活动不灵,误诊为TIA;例2:痴呆、双下肢行走不稳、尿失禁,既往有头部伤史,误诊为正常颅压脑积水;例3:左侧动眼神经麻痹,既往糖尿病史9年,误诊为糖尿病动眼神经麻痹。3例均经DSA证实为DAVF。前两例头部MRI重新仔细阅片,发现两侧大脑皮层存在不对称的血管流空信号,提示DAVF,第3例左侧动眼神经麻痹患者头MRI和CTA均未见异常,行全脑DSA进一步除外动脉瘤时,意外发现病因为颈外动脉系统供血的海绵窦区DAVF。结论 当患者有神经功能缺损、临床表现与影像不一致、对治疗不佳时,应考虑到DAVF的可能,注意MRI上有无细微的血管形态改变,以减少误诊。

    • >病例报道
    • 颅内皮样囊肿的诊断与治疗:附2例报告

      2016, 43(3):245-246. DOI: 10.16636/j.cnki.jinn.2016.03.013

      摘要 (390) HTML (0) PDF 1.16 K (310) 评论 (0) 收藏

      摘要:

    • 表现为反复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皮质蛛网膜下腔出血1例报道

      2016, 43(3):247-248. DOI: 10.16636/j.cnki.jinn.2016.03.014

      摘要 (171) HTML (0) PDF 939.00 Byte (342) 评论 (0) 收藏

      摘要:

    • 双侧海马受累的桥本脑病1例报道并文献复习

      2016, 43(3):249-250. DOI: 10.16636/j.cnki.jinn.2016.03.015

      摘要 (203) HTML (0) PDF 1.03 K (278) 评论 (0) 收藏

      摘要:

    • >综述
    • 自发性脑出血患者的颅内压、脑灌注压与血压调控研究进展

      2016, 43(3):251-254. DOI: 10.16636/j.cnki.jinn.2016.03.016

      摘要 (306) HTML (0) PDF 850.00 Byte (411) 评论 (0) 收藏

      摘要:

      自发性脑出血患者的颅内压、脑灌注压与血压三者之间常常相互作用,关系密切。为此,维持三者间的平衡,寻求有利于自发性脑出血患者预后改善的最佳颅内压、脑灌注压及血压值在患者的救治中十分关键。颅内压(intracranial pressure,ICP)监测作为并发颅内高压的自发性脑出血患者多模态监测中必要的一环,对于量化的评估患者颅高压、脑灌注压及控制性降压的情况并指导治疗十分关键。为此,本文就目前自发性脑出血患者颅内压、脑灌注压与血压调控的最新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 小胶质细胞/脑巨噬细胞与胶质瘤相互关系的研究进展

      2016, 43(3):255-258. DOI: 10.16636/j.cnki.jinn.2016.03.017

      摘要 (356) HTML (0) PDF 852.00 Byte (393) 评论 (0) 收藏

      摘要:

      胶质瘤相关巨噬细胞(glioma-associated microglia and macrophages, GAMs)在胶质瘤的发生和发展中扮演重要角色。GAMs既可以参与胶质瘤免疫抑制微环境的形成,也可以促进胶质瘤细胞的增殖及侵袭。本文就GAMs与胶质瘤的关系做一综述,以期为胶质瘤治疗提供新的策略。

    • 急性颅脑损伤动物模型的研究进展

      2016, 43(3):258-263. DOI: 10.16636/j.cnki.jinn.2016.03.018

      摘要 (218) HTML (0) PDF 1.15 K (416) 评论 (0) 收藏

      摘要:

      急性颅脑损伤是医学界的难点和热点之一。实验动物模型的制备是急性颅脑损伤相关研究的基础。加速性脑损伤、减速性脑损伤、挥鞭样脑损伤、创伤性窒息以及爆炸伤模型是常见的颅脑损伤动物模型。本文主要对这五种急性颅脑损伤动物模型的损伤机制和造模方法进行简要综述。

    • 磁共振导向聚焦超声在脑疾病中的应用

      2016, 43(3):263-266. DOI: 10.16636/j.cnki.jinn.2016.03.019

      摘要 (246) HTML (0) PDF 852.00 Byte (327) 评论 (0) 收藏

      摘要:

      磁共振是一项利用磁场和无线电波原理对人体的组织和器官提供详细的影像鉴别和定位。而聚焦超声是用超声产生的能量来治疗脑深部的病变。这种治疗也叫治疗性聚焦超声,它的特点是一种无切口,无侵袭性,高精准度而又是可调节性的技术。虽然聚焦超声进行临床试验有将近50年的历史,然而在脑疾病中的应用是近几年才有了明显的进步.聚焦超声已经被证实在治疗脑运动性疾病如原发性震颤方面有效和安全,在其它脑疾病如脑瘤,强迫冲动型疾病(obsessive-compulsive disorder, OCD)以及脑疾病的药物治疗等也将是一种选择。

    • 血流导向装置治疗床突旁动脉瘤临床进展

      2016, 43(3):266-270. DOI: 10.16636/j.cnki.jinn.2016.03.020

      摘要 (223) HTML (0) PDF 860.00 Byte (420) 评论 (0) 收藏

      摘要:

      床突旁动脉瘤是指位于颈内动脉远端硬脑膜环和后交通动脉起始部之间的动脉瘤。使用血流导向装置是一种新型的血管内治疗手段,现在这类动脉瘤的治疗趋于广泛。本文主要对血流导向装置治疗床突旁动脉瘤的安全性、有效性及并发症等进行综述。

    • microRNAs调控小胶质细胞极化在神经炎症中的作用

      2016, 43(3):270-274. DOI: 10.16636/j.cnki.jinn.2016.03.021

      摘要 (252) HTML (0) PDF 867.00 Byte (537) 评论 (0) 收藏

      摘要:

      microRNAs(miRNAs)是一类长度约为19-25个核苷酸稳定的内源性小分子非编码RNA,小胶质细胞是广泛分布于中枢神经系统的常驻免疫细胞,miRNAs与小胶质细胞的极化有着密切的关系。本文综述近年来促炎型/抗炎型miRNAs调控小胶质细胞M1型/M2型极化及其在相关炎症介导的神经系统疾病中的研究进展,充分阐明小胶质细胞极化过程中miRNAs调控机制,为寻找治疗与小胶质极化相关炎症介导的神经系统疾病的新靶点提供了有力的理论依据。

    • N-甲基-D-天门冬氨酸受体与痛性糖尿病神经病变关系的研究进展

      2016, 43(3):275-279. DOI: 10.16636/j.cnki.jinn.2016.03.022

      摘要 (315) HTML (0) PDF 866.00 Byte (307) 评论 (0) 收藏

      摘要:

      痛性糖尿病神经病变(PDN)是糖尿病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其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清楚。N-甲基-D-天门冬氨酸受体(NMDAR)是谷氨酸的离子型受体,其通过中枢敏化和突触可塑性的形成参与伤害性信息的传递,在炎性和神经病理性疼痛中发挥重要作用。1型和2型糖尿病实验动物脊髓、脊神经节和周围神经的NMDAR活化水平升高,NMDAR拮抗剂能够抑制其下游信使MAPKs的活化,并降低PDN的发生。GSK-3β和Caveolin-1可能通过上调NMDAR及其下游信号通路的活化水平参与PDN的发生。本文将对NMDAR在PDN中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作一阐述。

    • 额颞叶痴呆的诊断研究进展

      2016, 43(3):279-282. DOI: 10.16636/j.cnki.jinn.2016.03.023

      摘要 (295) HTML (0) PDF 849.00 Byte (318) 评论 (0) 收藏

      摘要:

      额颞叶痴呆(FTD)是额颞叶萎缩相关的一组以认知损伤、行为异常、语言障碍为主要表现同时可合并其他运动障碍的临床综合征。以临床表现分为3型:行为异常型、原发性进行性失语型以及合并运动障碍综合征型。在遗传病理学研究发现FTD发生主要微管相关蛋白tau基因等6种基因的变异有关,而与之相关的tau蛋白等病理相关蛋白构成了FTD病理谱。神经影像学和生物标记物作为目前研究的热点,为FTD的诊断提供了新的思路。通过血浆和脑脊液中基因及相关病理蛋白标记物研究,为未来FTD诊断开辟新的方向。

    • 低氧预处理间充质干细胞治疗缺血缺氧性脑损伤的研究进展

      2016, 43(3):283-286. DOI: 10.16636/j.cnki.jinn.2016.03.024

      摘要 (201) HTML (0) PDF 856.00 Byte (279) 评论 (0) 收藏

      摘要:

      间充质干细胞(MSCs)是一类具有多向分化潜能的成体干细胞,它能促进损伤区域脑组织的功能恢复。MSCs在生理条件下生长的氧浓度低于传统实验条件下21%氧浓度,低氧预处理MSCs能增强它对低氧的耐受能力,增加它的增殖活性,减少它的凋亡,促进损伤区域的血管形成。移植低氧预处理后的间充质干细胞治疗缺血缺氧性脑损伤,能减轻损伤区域的炎症反应,减少神经细胞的凋亡,促进神经功能的恢复,达到治疗缺血缺氧性脑损伤的目的。

当期目录


年第卷第

文章目录

过刊浏览

年份

刊期

点击排行

引用排行

下载排行

关闭
我刊在喜马拉雅FM开通账号并传播文献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