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 研究β淀粉样蛋白(Aβ)多肽对阿尔茨海默病(AD)转基因果蝇大脑中胆碱神能经元突触的影响。方法 分别建立转Aβ40,Aβ42基因果蝇AD两个模型组,以野生果蝇(canton-s)作为对照组。采用生物素染色和激光共聚焦成像记录投射神经元的形态;通过全细胞膜片钳方法记录各组投射神经元胆碱能的自发突触后电流和微兴奋性突触后电流;检测各组果蝇的嗅觉短期记忆能力。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较,Aβ42组的自发突触后电流的频率和振幅均有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β42组微兴奋性突触后电流的频率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巴甫洛夫的嗅觉相关的短期学习记忆测试中,与对照组相比较,Aβ40,Aβ42两组果蝇学习记忆指数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Aβ肽对胆碱能突触传递的影响提示,其可能是由Aβ肽引起胆碱能神经元变性和记忆不断下降的可能机制之一。
摘要:目的 探讨青年缺血性卒中患者病因及危险因素。方法 收集71例青年缺血卒中患者及80例中老年缺血性卒中患者的临床资料,同时选取140例青年健康体检自然人群作为对照,进行病因及相关危险因素分析。结果 青年缺血组TOAST病因分型按比例依次为大动脉粥样硬化型(LAA)40.8%、小动脉闭塞型(SAO)28.2%、不明原因型(UND)15.5%、其它原因型(OTH)9.9%、心源性栓塞型(CE)5.6%。与中老年缺血组比较,其UND型比例明显增高(P<0.05)。青年缺血性脑卒中易患因素依次为吸烟、高脂血症、高血压病、糖尿病、心脏病。与中老年缺血性组相比,青年缺血组中男性患者比例显著增高(P<0.05)。结论 青年缺血性卒中以LAA型最常见;其发病为多因素共同作用结果。
王宝军 , 刘国荣 , 李月春 , 项文平 , 庞江霞 , 薛慧 , 闫洁 , 贾星
摘要:目的 观察早期激素干预对急性一氧化碳中毒大鼠迟发性脑病(DEACMP)的预防作用。方法 将132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成3个实验组:CO中毒组(COP组)、CO中毒+地塞米松10 mg/kg组(DSMS-10组)和CO中毒+地塞米松30 mg/kg组(DSMS-30组),每组40只。另设健康对照组(NC组),12只。实验组按150 ml/kg腹腔内注射CO制备急性一氧化碳中毒动物模型,健康对照组大鼠注射等体积的空气。在中毒后30 min内DSMS-10组腹腔内注射地塞米松剂量为10 mg/kg/d,共7 d;DSMS-30组腹腔内注射地塞米松剂量为30 mg/kg/d,共7 d;NC组和COP组则注射等剂量生理盐水。监测中毒后90 min、7 d、14 d、21 d各组大鼠血清中髓鞘碱性蛋白(MBP)的含量,并在上述各时间点处死大鼠取脑组织,行HE及MBP免疫组化染色。采用Morris水迷宫实验评估动物的智力状态。结果 Morris水迷宫实验结果显示,COP组中有8只大鼠被判定为迟发性脑病;DSMS-10组中有6只被判定为迟发性脑病;而DSMS-30组和对照组未出现迟发性脑病。COP组大鼠血清中MBP含量增高最显著,DSMS-10组也有增高,DSMS-30组接近正常。差异在中毒后90 min、7 d最明显。病理学检查显示COP组中发生迟发性脑病的大鼠在中毒90 min~21 d后脑海马、皮质下出现神经元损伤、髓鞘碱性蛋白脱失等病理改变,上述病理改变在各实验组中均可观察到,但以COP组大鼠病变程度最重,DSMS-30组最轻。结论 10 mg/kg地塞米松可降低急性一氧化碳中毒大鼠迟发性脑病的发生率。30 mg/kg地塞米松则可避免迟发性脑病的发生。
摘要:目的 探讨在无框架立体定向仪下行微创穿刺联合尿激酶在外伤性颅内血肿中的应用。方法 对2012年02月~2013年01月37例外伤性颅内血肿患者的微创治疗疗效进行回顾分析。首先外伤性颅内血肿经CT检查确诊后在24小时内,行无框架立体定向微创穿刺后连接一次性颅内血肿清除套装引流,术后每日两次经套装注入尿激酶并引流积血。结果 37例患者均治愈出院,肢体活动恢复正常29例(73.38%),轻度残疾6例(16.22%),2例出现重度对侧肢体偏瘫(5.4%);13例出现失语症状(35.14%),余患者恢复良好。住院时间最短7天,最长18天,平均住院时间为10.7天。结论 立体定向下微创穿刺定位准、疗效确切、创伤小,术后并发症低,有效地减轻了患者的经济负担。
摘要:女性具有的生理特点及在社会中所承担的特殊角色给女性癫痫患者带来了更多需要特别关注的问题,尤其是内分泌问题。与正常女性相比癫痫患者更容易出现内分泌紊乱。现在的研究认为癫痫患者内分泌的变化与患者的癫痫发作类型、抗癫痫药物(AEDs)的使用均有密切联系。本文主要阐述AEDs对女性癫痫患者内分泌激素的影响,为临床上诊治女性癫痫患者和药物选择提供理论基础。
摘要:自噬是一种溶酶体依赖性的降解途径,主要负责真核细胞内细胞器和长寿命蛋白质的降解,在维持细胞稳态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自噬在阿尔茨海默病(AD)发病机制中起重要作用。研究发现,自噬与β-淀粉样蛋白沉积、轴突运输功能障碍以及tau蛋白磷酸化等神经病理改变相互作用,并且早老素参与了自噬-溶酶体系统功能的维持。
摘要:轻度认知障碍(MCI)是介于正常衰老与痴呆之间的一种过渡状态,具有发展为痴呆的高度危险性。本文将对近年MCI的转化及转化率,转化的认知功能评估、生物学指标、神经影像学、危险因素及药物干预等研究进展进行全面综述。
摘要:免疫炎症可能是引起帕金森病病理机制级联反应最终导致多巴胺神经元变性缺失的主要因素,黑质纹状体多巴胺神经元变性与小胶质细胞激活和T淋巴细胞浸润相关。调节性T细胞可调控小胶质细胞的激活反应,缓解Th17细胞介导的神经炎症。因此,针对调节性T细胞在其天然免疫和适应性免疫中的相互作用,通过硝基化α-突触核蛋白疫苗、格拉默醋酸盐和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等方法调控调节性T细胞的数量和功能,清除积聚的错误折叠蛋白,可为帕金森病神经保护治疗提供新的策略。
摘要:维生素D除了参与体内钙、磷等矿物质调节外,还有广泛的免疫调节作用,特别是对于CD4+ T细胞及其所分泌细胞因子的调节。维生素D缺乏是多发性硬化独立的病因及危险因素之一,与多发性硬化的发生、发展及预后息息相关。本文就维生素D对于体内免疫调节作用及其在多发性硬化发病机制和治疗方面的作用进行综述。
摘要:以抗信号识别颗粒(SRP)抗体阳性为标志的坏死性肌病,因其起病急、病情重、进展快,单用类固醇激素疗效差,成为近年特发性炎性肌病领域中备受关注的热点。本综述回顾了近年来国内外坏死性肌病相关文献,分析SRP+NM与IMNM临床表现及病理改变的异同,阐述SRP抗原免疫原性改变和线粒体能量代谢异常两因素在坏死性肌病致病机制中的作用,认为抗SRP抗体的早期检测有益于SRP+NM的针对性治疗及预后。
摘要:雌激素相关受体(ERRs)属于核受体亚家族,包含ERRα,ERRβ和ERRγ 3个成员;其主要在高能量需求组织中表达,在线粒体功能、线粒体融合、能量代谢以及氧化应激水平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本文就雌激素相关受体的结构、分布、调控、与线粒体的关系作简要介绍,并着重阐述近年来它们在神经系统疾病中的作用。
摘要:垂体卒中属神经-内分泌急症的一种,发病隐匿,诊断困难,病情复杂,治疗棘手。其发病与全身状况,外界刺激及瘤体本身有关,具体机制仍待阐明。CT与MRI是重要的确诊辅助手段,治疗方案主要取决于临床表现,急性期是否手术仍存在争议。垂体卒中未来研究方向应转向发病机制和临床分型的统一上,强调临床分型与治疗策略密切相关的重要性。随着显微镜、神经内镜、导航技术等在垂体卒中手术治疗的应用成熟,手术治疗仍将会是垂体卒中的主要治疗方法。
摘要:显微手术是神经外科的发展方向,神经内镜具有着创伤小,手术适应症广,疗效确切肯定,术中创伤小,术后并发症出现少及恢复快等优点。近年来随着现代技术的发展,神经内镜器械的不断完善,神经内镜已在神经外科得到广泛的推广及应用。本文简介神经内镜目前在临床使用的优劣、手术的分类,并综述其临床应用。
摘要:近年来随着神经影像学、神经电生理以及显微技术的发展,听神经瘤的治疗重点已从延长患者生命逐步转移到相关神经功能的保留,其中,听力保留成为继肿瘤全切除和面神经功能保留之后的现代听神经瘤外科治疗的又一研究重点。本文综述了听神经瘤听力损害及听力保留的概念、听力保留的有关影响因素、术中监测技术的研究进展和不同治疗方式的适应症及优缺点,并提出目前听神经瘤听力保留治疗存在的问题及展望。
摘要:脑水肿作为一种脑肿瘤术后常见的临床病理表现,其发生发展机制与血浆中内皮素含量的动态变化形成时相一致。内皮素作为一种强烈收缩血管物质,通过增加血管内皮的通透性,促进钙离子内流,抑制一氧化氮的生成及产生氧自由基等途径加重脑水肿。本文主要介绍脑肿瘤术后脑水肿的发生发展机制及传统治疗方式,并对内皮素在神经系统中的生物、化学性质与脑肿瘤术后脑水肿的相关性及目前国内外以内皮素的相关性治疗加以综述。
摘要:近年来,大量研究显示小胶质细胞与胶质瘤的发生及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恶性胶质瘤细胞不但能通过分泌细胞因子,作用于小胶质细胞表面相应的受体促进其向胶质瘤中浸润,还能够诱导其向M2型极化,参与胶质瘤免疫抑制微环境的形成。同样,小胶质细胞也能够促进胶质瘤细胞的增殖、迁移、药物耐受等恶性生物学行为。本文就小胶质细胞与恶性胶质瘤之间相互关系的研究做一综述,以期为恶性胶质瘤的研究及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摘要:MicroRNA-21是内源性小分子非编码RNA,在转录后水平对基因表达发挥调控作用。miR-21的表达水平在脑胶质瘤中明显升高,影响肿瘤细胞的增殖、侵袭。RAS信号通路激活后,磷酸化作用使得AP-1(activator protein-1,激活剂蛋白-1)表达增强,而活化的AP-1又可以诱导miR-21的转录。miR-21可以通过抑制下游靶点最终影响AP-1的表达。miR-21与AP-1构成一个自我调节的环路,对肿瘤的增殖、侵袭进一步产生影响。本文就miR-21的生物学特性,与AP-1构成的自我调节环路的内在联系,以及在脑胶质瘤凋亡、侵袭中的作用等方面进行综述。
摘要:趋化因SDF-1(CXCL12)与其特异性受体CXCR4构成的CXCL12/CXCR4生物学轴在神经系统转移瘤细胞的生长、迁移中起到重要的作用,对这一特殊生物学轴的研究可以为肿瘤转移的防治提供新的思路。本文将对CXCL12/CXCR4生物学轴与脑转移瘤发生发展关系的研究现状,做一综述。
摘要:人脑胶质瘤是一种侵袭性的恶性肿瘤,其边界不清,手术难以全切,术后的放、化疗效果差,不尽人意。5-氨基乙酰丙酸 (5-aminolevulimic acid,5-ALA)是人体合成卟啉和血红素的前体。外源性的5-ALA诱导产生的血红素合成前体原卟啉IX,能够选择性地聚集于人脑胶质瘤细胞内,在一定波长的光辐射下,发生荧光反应和光促氧化反应。利用这种荧光反应可以进行术中定位脑胶质瘤边界,辅助切除肿瘤残留组织并保护正常脑组织;并且进一步通过光促氧化反应产生活性氧物质杀伤肿瘤组织。近来大量临床研究表明,光动力学定位(Photodynamic diagnosis,PDD)及治疗(Photodynamic therapy,PDT)能够明显减少肿瘤复发的机会并延长患者生存时间。因此我们将就5-ALA在脑胶质瘤中的应用作一综述。
地址:湖南长沙市湘雅路87号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内
邮编:410008
电话:0731-84327401
传真:0731-84327401
E-mail: jinn@vip.163.com
网址:http://www.jinn.org.cn/
国际神经病学神经外科学杂志 ® 2024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总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