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1年第38卷第2期文章目次
    全 选
    显示方式: |
    • >论著
    • 偏头痛对中年女性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

      2011, 38(2):97-100.

      摘要 (290) HTML (0) PDF 996.00 Byte (812) 评论 (0) 收藏

      摘要:

      目的:探讨中年女性偏头痛患者认知功能水平的变化.方法:108例偏头痛患者纳入此研究(男性50例,女性58例),其中男性有先兆的偏头痛患者15例,无先兆的35例;女性有先兆的偏头痛患者15例,无先兆的43例.进行蒙特利尔认知评估北京版量表(MoCA)评定,包括视空间执行能力、命名、记忆、注意、语言流畅、抽象思维、延迟记忆、定向力等8个方面的认知评估.结果:女性偏头痛组有先兆患者与无先兆患者相比在视空间、延迟回忆及抽象分值明显降低.两性组间比较,女性偏头痛患者的认知总分值明显较男性偏头痛患者的总分值低.女性先兆偏头痛患者与男性先兆偏头痛患者比较,在抽象分值和认知功能总分上女性先兆偏头痛患者下降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年女性偏头痛患者的认知功能会受到影响,尤其是女性有先兆偏头痛患者在抽象能力方面受到明显影响.

    • 荧光金逆行示踪观察匹罗卡品致痫大鼠CA1区锥体细胞突触联系变化的研究

      2011, 38(2):101-104.

      摘要 (380) HTML (0) PDF 1.22 K (737) 评论 (0) 收藏

      摘要:

      目的:通过荧光金(FG)逆行示踪观察氯化锂-匹罗卡品致痫模型大鼠慢性自发发作期海马CA1区锥体细胞之间的突触联系变化.方法:SD大鼠20只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癫痫持续状态后60d左右,利用立体定位仪在活体内注射逆行性示踪剂FG至海马CA1区,术后常规喂养5~7d后灌注取材.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下观察FG的分布.结果:7只实验组大鼠中有5只可见有FG标记的锥体细胞,对照组未见.实验组中有2只大鼠在海马下托亦可见有FG标记的锥体细胞,而对照组未见.结论:颞叶癫痫大鼠海马CA1区锥体细胞之间和下托至CA1区有异常兴奋性突触联系,其可能是构成异常兴奋性回路的解剖学基础.

    • A型钾通道Kv4.1在戊四唑致痫大鼠海马区的表达

      2011, 38(2):105-109.

      摘要 (258) HTML (0) PDF 1.26 K (825) 评论 (0) 收藏

      摘要:

      目的:通过检测A型钾通道Kv4.1在戊四唑(PTZ)致痫大鼠海马CA1、CA3及齿状回区的表达变化,探讨A型钾通道在癫痫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SD大鼠40只,随机分为正常组、致痫后1h、24h、72h组.腹腔注射PTZ制备大鼠癫痫模型,应用免疫组化及WesternBlot技术检测Kv4.1在各时间段海马CA1、CA3及齿状回区的蛋白表达情况.结果:致痫组大鼠海马区Kv4.1蛋白表达水平在致痫后1h、24h、72h三个时间段均明显高于正常组(P<0.05);各致痫组之间Kv4.1蛋白表达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大鼠癫痫模型海马区A型钾通道Kv4.1蛋白表达增多,Kv4.1的表达上调可能在癫痫的发生中起作用.

    • 七氟烷麻醉用于颅内动脉瘤夹闭术的临床观察和对血浆S-100B蛋白浓度的影响

      2011, 38(2):110-113.

      摘要 (346) HTML (0) PDF 922.00 Byte (824) 评论 (0) 收藏

      摘要:

      目的:观察七氟烷用于颅内动脉瘤夹闭术的临床效果及其对血浆S-100B蛋白浓度的影响.方法:择期全麻下行颅内动脉瘤夹闭术的患者34例,ASAⅡ级或Ⅲ级,随机分为两组:丙泊酚(n=17)及七氟烷组(n=17),二组分别以丙泊酚和七氟烷诱导和维持.观察评价患者手术条件、苏醒质量、定向及记忆能力、血动力学参数,及出院时神经功能转归,测定不同时点血浆中S-100B蛋白含量.结果:颅内动脉瘤夹闭术中使用七氟烷和丙泊酚在手术条件上、出院转归情况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苏醒即刻的认知功能评分丙泊酚组(18.3±5.1)较七氟烷组(20.1±3.9)稍低(p<0.05).两组患者手术后血浆S-100B蛋白浓度均有所升高,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颅内动脉瘤夹闭术中七氟烷具有与丙泊酚同样的特点,作用时间短、苏醒快速,血液动力学稳定,术野清晰,脑组织顺应性好,并且在术后神经功能评分上具有一定优势.

    • 中枢神经细胞瘤影像学特点及病理分析(附10例报告)

      2011, 38(2):114-118.

      摘要 (343) HTML (0) PDF 1.46 K (830) 评论 (0) 收藏

      摘要:

      目的:提高对中枢神经细胞瘤(CNC)的影像、病理及免疫组化特征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10例CNC的影像学特点,采用HE染色及Envision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其病理组织学特点和免疫表型特征.结果:肿瘤与透明隔关系密切,钙化、囊变常见,MRI表现为蜂窝样混杂信号,斑片状、条状增强.组织学形态类似少突胶质细胞.免疫组化10例Syn(+),8例NSE(+),7例GFAP(+).结论:CNC主要发生在脑室前部或靠近室间孔区附近,其影像学有一定的特点,当此区发生肿瘤时要考虑CNC可能,需行免疫组化检查.肿瘤具有双向分化特征,免疫组化标记Syn、NSE阳性对诊断CNC起重要作用.

    • 人脑脊液对鼠神经干细胞增殖分化的影响

      2011, 38(2):119-123.

      摘要 (363) HTML (0) PDF 1.11 K (794) 评论 (0) 收藏

      摘要:

      目的:研究脑外伤血性脑脊液和脑积水清亮脑脊液对神经干细胞增殖分化的影响.从大鼠脑组织中分离培养神经干细胞,分别用人的两种脑脊液培养,分为试验组(血性脑脊液组)和对照组(脑积水清亮脑脊液组),于不同时间观察神经干细胞在两组脑脊液中的生长及增殖分化情况;并应用免疫细胞化学技术对两组脑脊液中神经干细胞的分化进行鉴定和比较.结果:神经干细胞在两种脑脊液中均能存活并分化,部分细胞悬浮生长达十余天之久.加脑脊液培养第二天试验组NSE阳性细胞(神经元)的比例比对照组高,有统计学意义(P<0.05);培养第十天试验组GFAP阳性细胞(星形胶质细胞)的比例比对照组高,NSE阳性细胞的比例比对照组低,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神经干细胞在脑外伤血性脑脊液和脑积水清亮脑脊液中均能存活、增殖和分化.两组脑脊液对神经干细胞分化的种类上有差异.

    • >综述
    • 意向运动疗法与脑缺血后损伤可塑性关系的研究

      2011, 38(2):124-127.

      摘要 (210) HTML (0) PDF 970.00 Byte (651) 评论 (0) 收藏

      摘要:

      缺血性脑卒中后通常伴有肢体功能的障碍,康复锻炼能够影响相关蛋白的表达,从而提高大脑的可塑性,进而促进肢体功能的恢复;miRNA在蛋白质的表达过程中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意向运动是一种主动运动方式,它能最大限度的调动患者的主观能动性,以获得最佳的康复效果.本文主要就脑可塑性机制、意向运动过程中蛋白质变化、缺血性卒中后miRNA表达变化以及意向运动促进脑可塑性的可能分子生物学机制进行综述.

    • 妊娠相关血浆蛋白-A与颈动脉粥样硬化

      2011, 38(2):127-131.

      摘要 (160) HTML (0) PDF 992.00 Byte (598) 评论 (0) 收藏

      摘要:

      妊娠相关血浆蛋白-A最先是从孕妇血清中分离出来的一种与妊娠相关联的大分子糖蛋白,后来发现它是一种与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相关的锌结合金属蛋白酶.新近发现妊娠相关血浆蛋白-A是一种新型炎症标记物,参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并且与斑块的不稳定性关系密切,在不稳定的粥样斑块中大量表达,对识别不稳定斑块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 病毒感染在热性惊厥发病中的作用

      2011, 38(2):131-134.

      摘要 (192) HTML (0) PDF 921.00 Byte (685) 评论 (0) 收藏

      摘要:

      热性惊厥危险因素中多强调年龄、遗传易感性、脑损害等.环境因素的作用,尤其病毒感染则是神经科学研究中相对受忽略的领域.本文综述了病毒感染对热性惊厥发病的影响及其作用,提示某些病毒感染是热性惊厥相对危险因素,该类病毒易致高热或快速引起高热的临床特点可以使惊厥易感者发生热性惊厥;一些嗜神经性病毒入侵中枢神经系统、致炎细胞因子作用也可能导致热性惊厥.对病毒的干预可能有利于防止热性惊厥发生.

    • CD40-CD40L相互作用对阿尔茨海默病的影响

      2011, 38(2):135-138.

      摘要 (153) HTML (0) PDF 918.00 Byte (641) 评论 (0) 收藏

      摘要:

      阿尔茨海默病(AD)是认知功能减退、精神行为异常为特征的中枢神经系统变性病.近来发现肿瘤坏死因子超家族成员CD40及其配体CD40L相互作用可以影响Aβ的产生及Tau蛋白磷酸化,参与小胶质细胞介导的固有免疫及适应性免疫应答,并且参与外周血管炎症反应,与AD病理机制关系密切.围绕CD40-CD40L为中心的潜在的诊断及治疗手段等方面做一综述.

    • 帕金森病患者非运动症状的研究进展

      2011, 38(2):139-142.

      摘要 (408) HTML (0) PDF 914.00 Byte (931) 评论 (0) 收藏

      摘要:

      帕金森病是以运动异常为特征的疾病,但其非运动症状却非常常见,这些症状包括精神行为异常、睡眠障碍、认知功能障碍、感觉异常、自主神经功能障碍等.它们发病率高,临床表现多样,病理机制复杂,诊断和临床评估困难,治疗难度大,严重影响帕金森病患者的生活质量,对照料者也有着极大的影响.但是帕金森病的非运动症状并没有被临床医生充分认识,临床上应该加强对其的认识和重视,使其评估常规化,争取早期诊断,早期干预,从而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

    • 脑脊液生物学标志物在朊蛋白疾病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2011, 38(2):143-146.

      摘要 (195) HTML (0) PDF 917.00 Byte (703) 评论 (0) 收藏

      摘要:

      朊蛋白疾病是一组致死性的神经变性病,但目前在早期诊断、监测患者的病情变化等方面尚缺乏明确特异性的生物学标志物.发现可靠的生物学标志物对朊蛋白疾病的早期诊断和预防具有重要意义,与之相关的研究在国内外已取得了长足进步.本文综述了近年来14-3-3蛋白、β淀粉样蛋白、Tau蛋白、S100蛋白以及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脑型肌酸激酶和脂肪酸结合蛋白等生物学标志物在疾病诊断、临床表现及病情进展等相关方面的研究进展.

    • 还原体肌病研究进展

      2011, 38(2):146-149.

      摘要 (246) HTML (0) PDF 919.00 Byte (3941) 评论 (0) 收藏

      摘要:

      还原体肌病(RBM)是一种少见肌病,目前其病因尚未清楚,发病机制多倾向于FHL1基因突变.人们对其缺少深刻认识,国内文献对其介绍的报道也较少.本文参考国外最新文献就其临床表现及发病机制综述如下.

    • 多系统萎缩研究进展

      2011, 38(2):149-153.

      摘要 (356) HTML (0) PDF 936.00 Byte (1430) 评论 (0) 收藏

      摘要:

      多系统萎缩(MSA)是一组累及黑质纹状体(运动)、橄榄桥小脑系统(平衡)及自主神经系统的α-突触核蛋白病.炎症相关基因、细胞色素P450IID6基因等与MSA发病有关.MSA的影像学特征有脑桥“十字征”和“壳核裂隙征”,弥散加权成像(DWI)、18F-FDGPET,123Ibeta-CITSPECT及123I-MIBG闪烁扫描法等有助于MSA的鉴别诊断.多系统萎缩评估量表(UMSARS)可准确反映MSA严重程度及进展,肛门肌电图为MSA的诊断提供了帮助.Gilman的2008诊断标准促进MSA的早期识别.

    • 失眠的非药物治疗研究进展

      2011, 38(2):153-157.

      摘要 (296) HTML (0) PDF 924.00 Byte (1055) 评论 (0) 收藏

      摘要:

      非药物治疗在失眠的治疗上得到了广泛研究,其初衷是教会患者正确的睡眠习惯,改变对睡眠的不正确认识,提高睡眠质量.其中认知行为疗法和药物治疗相比,对于治疗失眠有同样的功效,且远期疗效更好.目前最常用的认知行为疗法包括认知疗法、睡眠卫生教育、刺激控制、睡眠时间限制、矛盾意向、放松疗法,以及音乐疗法和光照疗法.

    • 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在神经系统疾病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2011, 38(2):157-161.

      摘要 (324) HTML (0) PDF 924.00 Byte (997) 评论 (0) 收藏

      摘要:

      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具有自我更新和多向分化的潜能,可被诱导分化为神经元细胞、神经胶质细胞、血管内皮细胞等,表达多种神经营养因子并具有免疫调节作用,且来源广泛、采集方便、无伦理学问题,为神经系统疾病治疗提供了新的细胞来源,可在多种神经系统疾病中发挥治疗作用.

    • 纳米颗粒在中枢神经系统成像及治疗中的应用

      2011, 38(2):161-164.

      摘要 (291) HTML (0) PDF 913.00 Byte (969) 评论 (0) 收藏

      摘要:

      如今纳米生物技术的研究范围十分广泛,渉及成像技术、病理诊断、肿瘤早期诊断、纳米药物、纳米生物材料等.本文从纳米颗粒的角度,主要对目前国内外各种纳米颗粒的一般特性、基本构成、颗粒种类,以及各种颗粒在中枢神经系统中的病变成像、定位诊断、靶向治疗领域中的应用现状及研究进展进行简要综述.

    • 替莫唑胺治疗垂体瘤的研究进展

      2011, 38(2):165-170.

      摘要 (318) HTML (0) PDF 937.00 Byte (873) 评论 (0) 收藏

      摘要:

      替莫唑胺(TMZ)是一种新型的口服二代烷化剂,是目前国际上治疗恶性胶质瘤的一线化疗药物.最近有报道其被用于治疗经常规手术、放疗、药物治疗后复发的功能型、无功能型垂体腺瘤和垂体腺癌,其缓解率分别为75%、55%及72%.06-甲基鸟嘌呤-DNA转移酶(MGMT)作为TMZ对胶质瘤疗效的预测指标,在与垂体瘤疗效的相关性研究中,目前仍存在争议.

    • 神经胶质瘤药物靶向性化疗的研究进展

      2011, 38(2):171-174.

      摘要 (257) HTML (0) PDF 916.00 Byte (768) 评论 (0) 收藏

      摘要:

      在神经胶质瘤治疗中,药物化疗特别是药物靶向性化疗是胶质瘤治疗中最重要的环节之一,然而临床应用结果表明,胶质瘤化疗效果并不理想.本文对传统胶质瘤药物化疗存在的缺陷进行了分析,从化疗药物载体系统,胶质瘤化疗药物的一些重要靶点和胶质瘤干细胞标志物几个方面进行论述,介绍近年来胶质瘤靶向性化疗方面取得的一些进展和仍然存在的问题,旨在为胶质瘤化疗相关研究提供有价值的信息.

    • 恶性脑膜瘤的分子遗传学特征与诊疗进展

      2011, 38(2):174-178.

      摘要 (202) HTML (0) PDF 928.00 Byte (899) 评论 (0) 收藏

      摘要:

      恶性脑膜瘤仅占全部脑膜瘤的1.0%~2.8%,但治疗上比较棘手.为此,我们在复习近年来研究进展的基础上,对恶性脑膜瘤定义的演变、与脑膜瘤恶性转化相关的基因和信号通路等分子机制、恶性脑膜瘤的病理学(组织学、免疫组织化学和核分裂像)和影像学特征、恶性脑膜瘤的治疗(手术、放疗、质子治疗和化疗)策略进行总结,以指导恶性脑膜的诊断与治疗.

    • 脑膜瘤的易感基因研究进展

      2011, 38(2):178-182.

      摘要 (245) HTML (0) PDF 927.00 Byte (906) 评论 (0) 收藏

      摘要:

      脑膜瘤是颅内常见的良性肿瘤,研究发现脑膜瘤的发生与很多因素相关.脑膜瘤的研究应从多基因水平考虑,单核苷酸多态性作为一种新的研究肿瘤基因改变的方法,在脑膜瘤的研究中有重要作用.研究显示一些基因的遗传多态与脑膜瘤发生有一定联系.本文就有关DNA损伤修复基因、叶酸代谢基因、药物代谢基因、细胞凋亡基因等基因多态性与脑膜瘤易感性关系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 外伤性硬膜下积液研究进展

      2011, 38(2):182-185.

      摘要 (221) HTML (0) PDF 914.00 Byte (831) 评论 (0) 收藏

      摘要:

      外伤性硬膜下积液是神经外科常见病,多发于婴幼儿和老年人.主要分为硬膜下水瘤和硬膜下积液两种类型.诊断明确后对于无明显症状者应首选保守治疗,动态CT复查,避免不必要手术带来的不可预知的后果.如有脑受压明显及进行性颅内压增高者首选手术治疗.但迄今外伤性硬膜下积液的发病机制尚未明确,术式选择较混乱,现就发病机制与诊断和治疗措施方面的进展进行综述,有望进一步规范外伤性硬膜下积液的诊疗策略,改善患者预后.

    • 脑创伤患者睡眠障碍研究进展

      2011, 38(2):186-189.

      摘要 (285) HTML (0) PDF 917.00 Byte (839) 评论 (0) 收藏

      摘要:

      颅脑创伤(TraumaticBrainInjury,TBI)后睡眠障碍发病率高,超过一半的TBI患者存在失眠,大约46%的TBI患者存在睡眠中呼吸暂停、睡眠过度、嗜睡和周期性肢体运动等.下丘脑损伤导致的神经递质减少可能参与了过度睡眠的病理生理.依据睡眠障碍治疗指南可以有效治疗部分患者.促醒药物和中枢神经系统刺激疗法对嗜睡、睡眠时间延长和白天过度睡眠的疗效需要进一步研究.加强对睡眠时间延长和昼夜节律紊乱病理生理的多中心研究,对有效治疗相关疾病具有重要意义.

    • 头颅MRI正常表现的难治性癫痫患者手术治疗探讨

      2011, 38(2):189-192.

      摘要 (194) HTML (0) PDF 920.00 Byte (699) 评论 (0) 收藏

      摘要:

      对于难治性癫痫患者行头颅MRI检查时,发现颞叶内侧硬化、皮层发育不全、肿瘤或血管畸形等疾病,其往往提示癫痫手术治疗后具有较好的疗效,一般可以达到65%~90%以上的癫痫发作缓解率;故头颅MRI对发现难治性癫痫的病灶具有独特的诊断价值,尤其是颞叶癫痫.但仍有20%~30%的癫痫患者,在高分辨率的MRI检查下不能发现任何异常;本文主要就头颅MRI正常表现的难治性癫痫患者影像学认识、手术治疗的必要性及疗效等方面进行探讨.

    • 岛叶癫痫的诊断及治疗

      2011, 38(2):193-196.

      摘要 (437) HTML (0) PDF 1.06 K (873) 评论 (0) 收藏

      摘要:

      岛叶解剖结构及生理功能都非常复杂,与岛叶相连的多个皮质区域参与到岛叶起始或扩散到岛叶的局灶性癫痫发作中,所以岛叶癫痫发作症状常与其他脑叶癫痫相混淆.研究发现岛叶癫痫的主要症状学特点为咽喉不适伴抓颈姿势、口周区感觉异常、发音困难或构音障碍、以局灶躯体运动表现结束.颅内电极埋藏是临床诊断隐源性岛叶癫痫的重要手段.对病灶性岛叶癫痫,手术切除岛叶病灶可获得满意的癫痫控制效果,而隐源性岛叶癫痫患者行岛叶皮层切除术或射频消融术的效果仍需进一步证实.本文拟对岛叶解剖,岛叶癫痫症状学、检查评估及手术治疗等方面的进展作一综述.

    • 默认网络的静息态功能性磁共振成像研究

      2011, 38(2):197-200.

      摘要 (671) HTML (0) PDF 913.00 Byte (3556) 评论 (0) 收藏

      摘要:

      近年来随着静息态fMRI的发展和应用,发现人脑在无任务静息状态时存在一个“默认网络”,对内外环境的监测、情绪的加工和情景记忆的提取等起重要作用.本文综述了默认网络的静息态功能性磁共振成像研究进展,特别是在阿尔茨海默病、癫痫、精神分裂症、注意缺陷多动综合征和药物成瘾等疾病中的应用研究.

当期目录


年第卷第

文章目录

过刊浏览

年份

刊期

点击排行

引用排行

下载排行

关闭
我刊在喜马拉雅FM开通账号并传播文献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