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手法复位后残余头晕研究进展
作者:
作者单位:

作者简介:

陈伟(1981-),男,博士,副主任医师,主要从事眩晕和运动障碍疾病研究。E-mail:david_chen8106@hotmail.com;刘建仁(1972-),男,博士,主任医师,主要从事脑血管病和眩晕疾病研究。E-mail:liujr021@vip.163.com。

通信作者:

基金项目:

上海市科委医学引导类科技支撑项目(17411964000);上海市浦江人才计划(18PJD023)


Author:
Affiliation:

Fund Project:

  • 摘要
  • |
  • 图/表
  • |
  • 访问统计
  • |
  • 参考文献
  • |
  • 相似文献
  • |
  • 引证文献
  • |
  • 资源附件
  • |
  • 音频文件
  • |
  • 视频文件
    摘要: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PPV)是前庭周围性眩晕中最常见的原因,经相应的手法复位治疗,绝大多数患者的眩晕症状消失,部分患者在成功复位后仍有残余头晕(RD),给患者的健康相关生活质量带来诸多困扰,RD产生的原因尚未完全明确,本文总结了国内外学者近年来报道的有关RD的发生率、相关影响因素,并归纳了RD常用的评估方法和治疗手段,以期为BPPV患者RD的规范化及个体化治疗提供参考。

    Abstract:

    参考文献
    相似文献
    引证文献
引用本文

姜春燕, 吴丽, 陈伟, 刘建仁456.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手法复位后残余头晕研究进展[J].国际神经病学神经外科学杂志,2019,46(4):451-455111222.[J].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Neurology and Neurosurgery,2019,46(4):451-455

复制
分享
文章指标
  • 点击次数:
  • 下载次数:
历史
  • 收稿日期:2018-12-25
  • 最后修改日期:2019-05-25
  • 录用日期:
  • 在线发布日期: 2019-08-28
关闭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