驽药针刺对大鼠脊髓损伤后运动功能及BDNF表达的影响
作者简介:

黄军(1968-),男,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博士,主要从事脑血管病、脑胶质瘤及颅脑脊髓损伤的基础及临床研究


Effect of crossbow medicine needle therapy on motor function and expression of brain-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 after spinal cord injury in rats
  • 摘要
  • | |
  • 访问统计
  • | |
  • 相似文献
  • | | | |
    摘要:

    目的 研究驽药针刺在大鼠脊髓损伤后运动功能变化以及BDNF表达的变化。方法 采用脊髓半横断损伤模型。10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假手术组、脊髓损伤组、单纯针刺组、驽药针刺组,每组分为3天、7天、14天、21天共4个亚组,每组5只。BBB法评定大鼠后肢运动功能变化,免疫组化法检测大鼠脊髓中BDNF的表达变化。结果 BBB评分显示驽药针刺组的各时间点评分均高于脊髓损伤组(P<0.05),驽药针刺组7、14、21d的BDNF表达均高于脊髓损伤组(P<0.05),且与BBB评分呈正相关(r=0.717,P<0.05)。结论 驽药针刺可明显改善脊髓损伤大鼠的运动功能,并可明显促进大鼠脊髓损伤后BDNF的表达。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
    分享到微博
    发 布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引用本文

田志, 黄军, 王钊,等.驽药针刺对大鼠脊髓损伤后运动功能及BDNF表达的影响[J].国际神经病学神经外科学杂志,2017,44(2):176-179.TIAN Z,HUANG J,WANG Z,et al. Effect of crossbow medicine needle therapy on motor function and expression of brain-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 after spinal cord injury in rats[J].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Neurology and Neurosurgery,2017,44(2):176-179

复制
分享
文章指标
  • 点击次数:98
  • 下载次数: 722
历史
  • 收稿日期:2017-01-27
  • 最后修改日期:2017-03-20
  • 在线发布日期: 2017-04-28
关闭
关闭